作者: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王中美
核心觀點
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根本要求是透明度和可預見性,即投資者能夠判斷其項目不會因為不確定的審批流程而被否定。負面清單關鍵在于從實體條件和程序兩方面,提供一種確定性。開放度實際上是負面清單的產物,但并不是它的關鍵意圖。通過負面清單,減少政府在事前管理上的任意性,降低企業的投資風險,是創建高水平營商環境的必需
10月19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意見》?!兑庖姟访鞔_,從今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部分地區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探索形成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及相應的體制機制,從2018年起正式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這一決定是我國深化市場改革,提升營商環境,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一項重大舉措。
撤除門檻不區分內資和外資
“負面清單”(negative list),是與正面清單相對應的概念。簡單來說,“正面清單”指的是允許做什么的清單,不在清單范圍內的則不被允許或須經特批?!柏撁媲鍐巍眲t是指限制或禁止做什么的清單,不在清單范圍內的則被認為是允許或推定允許的?!兑庖姟诽岢龅氖袌鰷嗜胴撁媲鍐沃贫?,是指國務院以清單方式明確列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禁止和限制投資經營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級政府依法采取相應管理措施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上海自貿區先行先試的負面清單制度僅針對外資準入,撤除的是外資進入中國的第一道門檻。按照外資準入的負面清單,即使是在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撤除外資審批以后,企業仍然可能面臨著市場準入的第二道門檻。而這道門檻不區分內資和外資,是所有在華營業的企業都要面臨的,因此不屬于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的范疇。相較而言,《意見》規定的負面清單制度,將改革推進到這第二道門檻,對內資和外資都無疑是期盼已久的放松管制。
國家統計局日前在河北、遼寧、浙江和甘肅進行的一項社會調查結果顯示,感受到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影響的企業中,對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表示“滿意”“基本滿意”的分別達39%和42.6%,滿意率達81.6%,側面反映了企業對減少和放松市場準入管制的舉措反映積極、熱烈。
透明度和確定性是根本要求
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根本要求是透明度和可預見性,即投資者能夠判斷其項目不會因為不確定的審批流程而被否定。負面清單關鍵在于從實體條件和程序兩方面,提供一種確定性。開放度實際上是負面清單的產物,但并不是它的關鍵意圖。通過負面清單,減少政府在事前管理上的任意性,降低企業的投資風險,是創建高水平營商環境的必需。負面清單模式有助提供一個穩定的可預測的營商環境。從未來的目標來看,必須從實體和程序兩方面來保證。這意味著:一是限定條件要詳細、明確,不會留給管理機關過多的自由裁量的空間;二是程序上應當以許可為主,只有不符合限定條件的項目才需加以審查,否則應當自動許可。
這樣一種改革,體現了在準入環節的鼓勵公平競爭的理念轉型。一方面,通過厘清和縮小審批范圍,使得更多的市場主體能進入到相關市場,進行有效競爭,激發市場活力;另一方面,減少政府對準入環節的干預,由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作用,也能提高市場效率。過去,這種干預既包括“禁止”和“限制”,也包括“鼓勵”,二者都有可能成為尋租的對象,并且容易導致產能過剩,成為扭曲資源配置的來源。
對于現有主管部門來說,負面清單管理可能意味著從權力向責任的轉變,因為管市場準入,對于管理部門來說更多地體現為權力;而管理市場秩序,則多半意味著責任。雖然這種轉變正是我們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所要求的,但對于當事部門和當事者來說,總是一個痛苦艱難的過程,不但要承受一定的利益損失,也要從原來的工作方式、思維慣性中擺脫出來。
解決新課題需要創新性思路
《意見》的發布,正當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的前夕,負有特殊的使命。10月26日至29日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進一步研究制定“十三五”規劃建議?!笆濉币巹澥潜緦谜畧陶詠淼牡谝环菀巹?,同時也是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最后一個五年規劃。
2015年5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華東7省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首次闡述了“十三五”規劃總體框架,提出了保持經濟增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改革體制機制、推動協調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扶貧開發的“十大目標”。其中,相比“十二五”規劃,“調結構”、“促創新”被放到更為靠前的位置。
《意見》體現了本屆政府在“調結構”、“促創新”上的決心。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許多問題,是改革開放的新課題,具有歷史階段性,并不能完全從過去的經驗中獲得解決,因此需要創新性的思路。這種新思路要求打破過去的許多定式,重新定位和理順政府、市場和企業三者的關系,要求更符合當前經濟發展需要的新模式。《意見》所采取的負面清單模式就具有這種顛覆性的特點。例如,《意見》指出,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由國務院統一制定發布;地方政府需進行調整的,由省級人民政府報經國務院批準。通過管理權限統一化,避免改革效果打折扣,促進統一市場的加速形成。
可以預見,通過減少和約束準入環節的任意性問題,中國將構建更加透明、公平、規范、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而這終將有助于“十三五”規劃“十大目標”的實現,并最終貢獻于中國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上一篇:準確把握智慧城市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