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依法治國的關鍵問題
依法治國,一方面要注重總體謀劃,構建戰略、策略、制度、舉措的體系化結構;另一方面要堅持點面結合,牽住“牛鼻子”,分清主次,突出重點。依法治國的重點工作和關鍵問題是法治建設中最緊要、最迫切、最突出的問題,因此并非一成不變,而是與時俱進的,具有時代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后,法治建設的主要矛盾就從“無法可依”的立法環節轉向“有法不依”的執法環節,法治建設應更加注重和加強憲法法律實施。一是把憲法實施同憲法權威聯系起來,強調執政黨要把憲法實施作為一個戰略,作為依法治國的核心;二是強調憲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居于統帥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至上的權威,每項立法都要符合憲法精神;三是有針對性地提出憲法實施的具體路徑與方法,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
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主體,提高依法執政、依法行政能力。各級領導干部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方面肩負重要責任,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領導干部必須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觀念;帶頭依法辦事、遵守法律,牢固樹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對于各級領導干部來說,不管什么人,不管涉及誰,只要違反法律就要依法追究責任。
此外,提高立法質量、建立權力清單制度、堅決推進法治反腐、大力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加快黨內法規體系建設、加強法治隊伍建設等也是當下法治建設中的關鍵問題。抓住了這些關鍵問題,法治建設就有了具體的、可實施的路徑。這體現了法治中國建設務求實效的取向。
在實踐中不斷完善開放的法治體系
我國法治建設正處在發展完善過程中,正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上,因此法治建設需要立足實際,在不斷試點和實踐中提出相應策略和方案,扎扎實實地解決法治建設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為了“認認真真講法治、老老實實抓法治”,習近平同志強調抓法治建設不可葉公好龍,而要真抓實干;強調法治必須為解決發展中面臨的各種問題提供制度化方案,法治的方略、舉措必須回應和解決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各種理論和實踐問題。
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是我國法治建設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一個具體體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既要應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為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發揮保障作用;又要針對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法律規范、法治實施、法治監督、法治保障,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等法治建設各領域各環節中的具體問題提出可操作的方案。中國的法治建設基于開放的精神,廣泛吸納人類法治文明成果,在回應和解決中國法治問題的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和法治體系。同時,中國的法治建設將不斷為人類法治文明貢獻智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將不斷豐富人類社會法治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將開創人類法治文明發展進步新模式。
上一篇:青年的價值困惑源自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