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改革發展的總體思路與目標
記者:您曾經強調,“十三五”氣象事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必須要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緊密銜接起來。氣象改革的目標要與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銜接起來。請您介紹一下具備這樣一個鮮明特點的氣象改革,其總體思路與目標是什么?
鄭國光:概括地說,創新發展理念是我們謀劃“十三五”氣象改革發展的重點。推動“十三五”氣象改革發展,就是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緊貼經濟發展新常態,緊跟科技發展新步伐,堅持公共氣象發展方向,以人為本,服務民生、促進生產、支撐決策;堅持氣象現代化這條主線,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科技引領,發展智慧氣象;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堅持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新型氣象事業發展體制機制,依法發展、開放發展,為到2020年全國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更好地服務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堅持公共氣象發展方向,認真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圍繞公共氣象發展方向,創新工作機制,發揮職能作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認真履行公共氣象服務基本職能,不斷增強公共氣象服務能力,把切實保障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作為謀劃氣象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堅持面向民生、面向生產、面向決策,做好各項氣象服務,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氣象服務體系,著力提升氣象服務民生、促進生產、支撐決策的能力和水平,把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作為戰略重點;堅持主業意識,集中氣象部門的資源和力量大力發展公共氣象,切實履行好《氣象法》和國務院賦予氣象部門的基本氣象業務、服務、管理的職能;堅持發展安全氣象,高度重視氣候安全,為保障國家公共安全、軍事安全、國土安全、生態安全、環境安全、能源安全、食物安全、空間安全、水資源安全、公共衛生安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等,提供全方位的天氣氣候服務,更好地發揮氣象事業對國家安全、社會進步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堅持和完善雙重計劃財務體制,堅持政府在發展氣象事業上的主體地位,加大國家公共財政氣象投入力度,提高公共財政保障氣象事業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堅持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主線不動搖,把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作為“十三五”中心任務,作為提高氣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能力的基礎,作為提高氣象綜合實力的舉措,把氣象現代化引入到大力推進氣象業務現代化、氣象服務社會化、氣象工作法治化同步發展的新階段。堅持氣象業務現代化的核心地位不動搖,大力提升氣象核心業務能力和預報預測精準化水平。大力推進氣象服務社會化,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和社會力量,加快培育氣象服務市場,實現氣象服務多元化、個性化發展。不斷深化氣象改革,推進氣象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有利于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的體制機制法制。
堅持以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轉變氣象發展方式,促進發展方式主要由規模、硬件、投入為主向系統集成和成果應用并重的質量效益型轉變,氣象業務結構向分工更合理、結構更優化、資源更互動、運行更集約的現代氣象業務轉變,氣象發展動力向依靠科技進步、隊伍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統籌協調區域氣象事業發展,統籌協調東、中、西部氣象事業發展,統籌協調各層級、各業務、業務與服務、業務與管理等發展,更加重視推進基層氣象現代化。
堅持以深化改革加快完善適應氣象現代化的體制機制,把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作為氣象事業發展的中心任務,把全面深化氣象改革作為基本動力,把全面推進氣象法治建設作為基本保障,把全面加強氣象部門黨的建設作為政治和組織保證,統籌兼顧、協調推進氣象改革發展重點任務,形成攻堅合力。圍繞氣象服務保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加快完善適應氣象現代化的體制機制,進一步轉變公共氣象服務職能,為氣象事業發展提供持續動力。深化全方位對外開放,妥善應對事業發展外部環境變化,推動合作共贏、開放發展。(李玉梅 曉海)
上一篇:警惕“共產主義虛無縹緲”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