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三大標志性產業崛起 中國制造能否迎來光明未來

2015-09-27 08:52 來源:文匯報  我有話說
2015-09-27 08:52:22來源:文匯報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把握制造業最新潮流

  問:中國制造未來發展的總體趨勢是什么?

  芮明杰:圍繞消費者需求變化,制造業必須發展以適應消費者需求。現在來看,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階段已經到來,并在逐步發展。

  未來消費者消費需求的趨勢,我概括為三個特點。一個是個性化,隨著收入水平提高,消費者希望按照自己偏好來消費;現在以提供標準化產品的制造業并不適合消費者未來個性化需求。第二個是集成化,消費者希望制造業與服務業可以為其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三是消費的便利化。消費者總是希望最方便、最節約體力的消費。

  現在所謂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工業4.0等的技術變革與發展,歸納起來都是圍繞消費者需求的三個特點進行的。目前有三條技術發展路徑:第一是3D打印,因為是個別獨立的打印,所以可以解決個性化需要。但目前在打印材料上還有很多障礙,打印速度也比較慢,使用還不廣泛,但是從長遠來看,3D打印必然會導致制造業發生重大變化。第二是工業4.0,即發展形成新型智能化定制生產服務系統。此系統建立在物聯網和互聯網基礎上,虛擬和物理結合,形成一個能大規模定制的生產系統,以區別于過去大批量標準化生產方式。工業4.0的定制是非標準化,同時又能通過大批量降低成本。第三是模塊化分工集成,把產品按照功能分解成模塊,根據需要,形成不同功能組合,滿足個性化消費需求。

  放在中國制造業面前,有一個技術路線選擇的問題,是三個路徑都走,還是選擇其一各有側重?德國優于硬件系統,美國偏向于操作系統。中國來看似乎都要下手,不然只有硬件沒有軟件,或者只有軟件沒有硬件,依然控制在別人手中。

  駱品亮:從戰略目標看,中國制造未來發展的總體趨勢應該是從OEM到ODM再到OBM。形象地講,OEM就是中國制造,ODM這是中國智造,OBM也就是中國創造。

  從戰略行動計劃看,不管是工業4.0、工業互聯網,還是中國制造2025,都是一個較長時間的規劃?!爸袊圃?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頭一個10年行動計劃,它是以全球制造業的新格局為背景、立足于中國制造的現實情況而制訂的,與全球制造的新理念具有兼容性并且契合中國的國情。從“中國制造2025”的內容表述來看,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和執行力。

  關于戰略實施重點,“中國制造2025”已有完整的表述,我覺得重中之重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創新驅動,另一個是綠色發展。創新驅動指的是技術推動和需求拉動相結合促進制造業發展的模式。也就是說,既要去把控關鍵性和前瞻性的技術,也要深刻洞察用戶的需求,體現“以人為本”的制造業發展理念。綠色發展強調的是節能減排和環境友好,追求的是制造業的可持續和生態化發展。比如傳統的汽車行業,如果我們把互聯網汽車理解為一種落實創新驅動的結果,那么落實綠色發展的結果,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新能源汽車。

  問:應對上述趨勢,中國制造的未來競爭力在哪里?

  黨鐵紅: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飛機市場,過去有人說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現在這個邏輯要倒過來,要花更多的資金來研發、制造自己的大飛機,要形成我們的獨立自主能力、研制能力、生產能力。長期以來,西方一些主要工業國家在限制高新技術產業轉移的同時,對推銷其工業產品卻不遺余力,企圖長期把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的主導權與壟斷權,長期保持其國際競爭優勢與地位。“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結果是永遠受制于人、仰人鼻息。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有無創造力與進取心,體現一個國家、民族的實力和抱負,決定一個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掌握工業化時代的競爭主動權,在國際產業分工的關鍵環節扮演主角,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擴大競爭優勢。

  把“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邏輯倒過來,絕不是要重回閉關鎖國的老路,而是立足當代世情國情,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在經濟全球化的洪流中,主動迎接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充分利用后發優勢與我國作為世界最大飛機市場的優勢,把裝備制造業的薄弱環節作為自主創新主攻方向,破除發達國家不斷強化的高端產業技術壁壘和知識產權屏障。積極培育優秀的研制大飛機人才隊伍,盡快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形成獨立自主的大飛機產業體系與技術創新體系,形成整合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能力,帶動我國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

  李治國:中國制造2025的“三步走”是: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我們制造業大國的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從目前我們的工業基礎來看比較薄弱,但我們目標一定要明確,一定要宏偉。我們從學術角度來講,很難評判怎么叫邁入。但是提出這個目標,比最后實現這個目標更加重要。因為從政策導向來說,目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最有技術引領作用的三個方面,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數控機床機器人和航空航天裝備,這3個是最有技術含量的。而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將成為未來高端制造中的支柱產業。另外3個方面是經濟與產業的基礎,包括新材料設備,醫療機械設備和農業機械設備。

  駱品亮:過去30多年我們參與全球產業分工靠的是成本優勢,也就是成本領先,未來中國制造應該更多地體現在差異化方面,形成內生性的競爭優勢。你只有實現了差異化,才能去擺脫低價競爭的困境,才能改變全球對中國制造的偏見。

  那么,如何由“低成本”轉變為“差異化”?我覺得“中國制造2025”已清晰表達了,就是要“深度推進兩化融合,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智能制造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智能工廠,還有一個是產品或服務的智能化。

  在“互聯網+”戰略指導下,中國制造業企業已表現出足夠的智慧,足以完成向“中國制造”的華麗轉身。比如,智能運動鞋、智能優卡丹、智能血糖儀等智能化產品,以及紅領西服、尚品宅配等基于智能制造系統的產品定制,正在深刻改變中國制造的形象。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