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謝經榮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工業生產能力和水平都上了一個大臺階。但區域同構競爭、行業同質競爭,制造業主要處于配套、組裝等中低端環節,缺少關鍵技術、關鍵設備,在核心技術上受制于人,缺乏核心競爭力和世界著名品牌等,制約著我國產業水平和競爭力的提高。目前,我國處于發達國家高技術和發展中國家低成本的雙重競爭壓力之下,只有加強自主創新,才能突出重圍、走向中高端。
實踐證明,僅靠技術引進很難縮短技術差距;以市場換技術也僅能提高生產能力和一般制造水平,掌握不了核心技術,形成不了領軍企業;靠并購海外企業獲得核心技術、提高核心競爭力也有其局限性。我國企業要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價值鏈控制力和影響力,就必須通過掌握核心技術增強核心競爭力。做到這一點,必須走自主創新之路。自主創新是綜合性的,不僅包括技術創新,還包括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自主創新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多方面人才,不像過去技術跟隨,引進一個生產線就能馬上見效。自主創新首先是企業的事情,但不僅僅是企業的事情,還需要政府和社會的支持。
自主創新應以企業為中心。企業要走向高端,成為市場的領導者而不是跟隨者,就必須通過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引領行業發展、形成核心競爭力。做到這一點,企業家必須有創新精神、有成為行業龍頭的志向,敢為天下先。對企業來說,必須有好的創新團隊,制定可行的創新目標,科學組織創新;必須有創新文化,營造比學趕超的氛圍,形成激勵創新、大膽創新、寬容失敗的風氣,充分發揮創新團隊各個成員的積極性。企業創新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長期贏利為目標。這是企業創新同科研院所創新的不同之處,也是企業必須更多吸收科研院所人員參與創新的理由。企業還要有一支過硬的技工隊伍,縮短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的時間,提高產品質量。企業創立國際著名品牌,僅有核心技術還不夠,還要有知識產權管理、市場營銷和品牌建設團隊。
自主創新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很多企業反映,創新容易,但保護知識產權難。現在還存在違法成本低、維權成本高的現象,不利于鼓勵創新。應形成創新光榮、盜仿可恥的社會氛圍和創新者發展、盜仿者落伍的市場機制。從技術研發到實現盈利需要的時間較長,但很多企業缺少資金特別是長期資金支持。這就需要營造支持創新的氛圍和機制,形成政府、金融機構、天使基金等支持企業創新的政策和制度。應像尊重科學家一樣尊重工程師,鼓勵更多的優秀人才進入企業從事產品技術研發;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宣傳那些甘于在企業工作的高級技工、技師,鼓勵其在某個生產線、生產線的某個環節做精做深,把產品做好。國家科技進步獎、工程院院士評選等應更多面向企業。
自主創新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對企業自主創新的支持是多方面的:第一,制定鼓勵優秀人才流向企業、堅守創新一線的政策和制度。第二,建立良好的融資、投資體系,鼓勵社會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投向企業創新領域,培育天使投資,發展創業板市場;通過稅收優惠、研發投入稅前扣除等措施,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第三,對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可選擇創新能力強、有發展成為世界行業領導者潛力的企業予以重點支持。第四,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既促進知識產權市場的形成,使更多的專利、發明得到應用,又加大侵權處罰力度,讓侵權者付出高昂代價,使企業家把主要精力放在創新上。第五,改革出口退稅制度,對自主品牌出口給予更多減稅,對重要領域核心設備出口可以更優惠,等等。
2014年,華為集團在企業專利申請中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百強創新機構榜單中成為唯一的中國企業。這為我國企業開了個好頭,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但也說明我國廣大企業自主創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國要成為世界制造業強國,需要更多的企業掌握核心技術、處于世界領軍地位,需要擁有更多世界著名品牌。
上一篇:“中國式民主”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