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許耀桐
核心觀點
●“中國式民主”,顧名思義是在中國大地上成長起來的一種民主,是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新型民主模式。
●倘若以為這個世界上只能有一種民主模式,即“西方式民主”,只能以“西方式民主”作為衡量檢驗、取舍裁定的標準,符合它的便是正統,不符合它的則要打入另冊,那就太不公平合理了。
●“中國式民主”,就是適合于中國國情的新型的民主模式,是世界民主模式多樣性的生動體現。
●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中國式民主”,具有強烈的自立內生性。民主之于我們,已無須任何強制,也無須別人說教,因為人民需要民主,社會需要民主,政黨需要民主,國家需要民主。
●“中國式民主”需要黨的領導,歸根到底,是因為黨具有領導“中國式民主”的自覺性。
●以民主治理的有效性而言,“西方式民主”正逐漸陷入困境。“西方式民主”的議會制,導致了惡性競爭,不同的政黨出于私利,使決策久拖不決;“西方式民主”的兩黨或多黨制,政黨的輪流執政往往使政策不具有長期性,執政的政黨對國家和民族的長遠的重大利益缺乏思考和安排,而更注重選民看得見的短期利益。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不單是經濟獲得顯著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民主獲得長足的發展。作為當代中國飛速進步的標志,不僅有經濟基礎硬實力的發展,而且有民主政治軟實力的發展,即“中國式民主”的新路。
■“中國式民主”新路與民主模式的多樣性
“中國式民主”,顧名思義是在中國大地上成長起來的一種民主,是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新型民主模式。“中國式民主”不同于“西方式民主”,這是不爭的事實。對于“中國式民主”的新路,人們完全可以用科學的態度對待之、分析之,從而作出正確的觀察判斷,得到符合實際的認識。
但是,有些人卻不以為然。在他們看來,“中國式民主”怎么算得上是民主呢?倘若以為這個世界上只能有一種民主模式,即“西方式民主”,只能以“西方式民主”作為衡量檢驗、取舍裁定的標準,符合它的便是正統,不符合它的則要打入另冊,那就太不公平合理了。世界上各個國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闡述民主理論、探討民主走向、建立適合本國的民主制度,以及在實踐中進一步發展民主,必然使民主的模式呈現出多樣性。從實踐來看,一個國家在實現和發展民主的進程中,由于采用的途徑、方式以及建立的民主制度與別國不同,因而具備了一套系統的、穩定的鮮明特色。列寧指出,“在民主的這種或那種形式上”,“每個民族都會有自己的特點”。“中國式民主”,就是適合于中國國情的新型的民主模式,是世界民主模式多樣性的生動體現。
《民主的模式》一書的作者戴維·赫爾德認為,民主的發展模式顯然是多樣性的。他把馬克思主義主張的工人階級民主制或社會主義國家民主制,就看作是民主的一種模式。因此,當代“中國式民主”的新路,豐富了民主理論的寶庫,壯闊了世界民主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