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張亮、天津市發改委劉義成
產業政策與競爭政策是中微觀層面經濟政策的雙擎。競爭政策主要通過制定市場規則,培育市場環境來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但在某些領域存在失靈問題。產業政策是政府為實現產業優化發展的目標對產業活動進行干預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的總和,對有效解決市場失靈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做到兩者協調運用,取長補短,相輔相成,關乎經濟社會能否健康持續發展,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有著更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我國產業政策與競爭政策運用中的成效與問題
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不同,產業政策是一種相對長期的、供給管理型政策,與市場競爭政策互為補充,共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我國長期以來較為偏重使用產業政策,而弱化了競爭政策的運用。
如果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鋼為綱”算起,至最近出臺的《中國制造2025》等一系列綱領性文件,我國產業政策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涵蓋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物流等十個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并出臺一大批與之相配套的實施細則。
從產業政策目標看,主要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抑制部分行業過度投資和產能過剩等。從實施手段看,主要是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過目錄指導、市場準入、項目審批、強制清理落后產能等方式進行,近年來則加入了強化問責制和組織領導等手段。從政策特征看,則帶有剛性與指令性及明顯的行政直接干預的強制性特征,以政府判斷和選擇來確定投資方向,忽視和弱化市場機制對產品、技術和工藝的選擇。從實施效果看,對中國經濟總量擴大和發展質量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并非所有政府支持的競爭性產業都得到了迅速發展,甚至有些受政府重點保護的產業核心競爭力未得到實質性提升,典型的如汽車、電信、銀行業等;同時,產業政策一定程度上以政府控制代替市場協調,易致大量財產集中于少數人手中,造成社會分配不公及尋租行為。
相比之下,競爭政策則在國內未受到足夠重視,實踐中的運用也顯不足,與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雖然先后出臺《價格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等法律法規,旨在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提高經濟運行效率和維護消費者私人權益及社會公共利益,但整體比較零散,缺乏系統性,實踐中對打破壟斷行為、促成良性競爭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效果較為有限。一些內外資企業利用自身某些優勢長期占據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經濟性壟斷,以尋租等行為謀求特權的不正當競爭,一些部門通過設定特定的審批手續等地方保護政策限制競爭的行政性壟斷,加之一些不作為、慢作為的做法放任行業壟斷,導致市場壟斷現象比較嚴重。
未來產業政策與競爭政策協調運用需更好發揮競爭政策的作用
梳理分析產業政策與競爭政策在我國的實踐,可以發現,產業政策在我國近些年來的發展進步上發揮了重大作用,促成了過去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但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需審時度勢,調整轉型。
1.產業政策的相對不足,需更好發揮競爭政策的作用。近年來存在的一些以政府選擇替代市場機制和限制競爭的管制行為,實踐中引致一些部門制定和實施產業政策的權責邊界和行為方式發生偏差,政策目標沒有達到理想效果且帶來了一些問題,如經濟總量與行業發展的“大而不強”、創新與技術研發明顯不及一些發達國家,曾經的“以市場換技術”的產業政策結果是市場讓出了而技術未得到真正提高。保護性的產業政策還易致行業或企業形成依賴心理,缺乏創新積極性和斗志,導致越保護越落后。而主要針對具體產品、技術、企業而不是全部產業的保護扶持政策,又破壞了市場競爭秩序規則。旨在淘汰落后產能與單純以產量來化解產能過剩的產業政策,反而刺激一些企業做大產量規模,導致更大的產能過剩。這些弊端使產業政策即使在較為成功的韓日等國,對政策效果的認識也不一致。相比之下,競爭性市場通過完善的秩序規則和價格杠桿作用,能有效地引導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且市場競爭有更強的創新動力,自由競爭的市場主體是創新主體的關鍵力量和技術創新的重要源泉,有助于克服產業政策的缺陷。
2.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需更加注重以內生力量作為驅動基礎,更好發揮市場作用尤為重要。根據IMF提供的數據,2010年,我國經濟總量達5.75萬億美元,自此超越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2014年,按照購買力平價測算的我國GDP規模已與美國相當,按現價美元折算的我國人均GDP已達7500美元,位居中等偏上國家水平,標志著我國多年來實行的以產業政策為基礎的“集中力量干大事”的趕超戰略取得里程碑式的成果。按照國際經驗,這一階段的經濟體為了保持經濟發展的持續活力,應適時進入主要依靠自身內在力量而不是主要依靠外部力量謀求更大發展的關鍵時期。通過完善市場秩序、強化自由競爭、深化體制變革和激發市場活力,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力量,推動實現更大更好發展,將成為當前及今后的時代任務和使命,這需要將過去產業政策發揮主要作用逐步實現向主要依靠競爭政策的過渡,更好發揮競爭政策的作用,激發內在的發展動力。在當前我國整體經濟出現下行的形勢下,以更完善的競爭政策激發市場活力,有著更重要的時代價值。
上一篇:聯合國發展權標準制定中的南北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