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構建促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的投融資體系。落實企業投資主體地位,支持重點領域大型制造業企業開展產融結合的創新試點,搭建有效的產融結合型金融平臺。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拓寬制造業企業融資渠道,構建適應制造業投融資需求的中長期資金籌集機制,引導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產業投資等基金支持制造業企業創新發展。二是制定支持制造業創新發展的財稅政策。創新財政資金支持方式,探索資本金投入新模式,支持制造業重大專項工程的組織實施和企業技術改造。完善國有資本收益使用方式,支持國有制造業企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促進制造業結構布局調整。加快出臺支持國產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重點新材料應用示范項目的實施細則,完善首臺(套)、首批次保險補償機制。三是完善中小微企業政策和服務體系。鼓勵商業銀行加大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建設力度,創新產品服務,增加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有效供給。設立中央財政持續支持的中小微企業信用擔保基金和風險補償基金,大力發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提高中小微企業融資保障水平。建立完善中小微企業征信體系。加強培育中小微企業綜合服務機構,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創業、創新、融資、咨詢、培訓、人才等專業化服務。
在人才保障方面,重點是建設好三支隊伍。一是打造高水平的經營管理人才隊伍。以提高現代經營管理水平和企業競爭力為核心,組織實施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和國家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經營管理人才隊伍。二是加強培育專業技術技能人才隊伍。要進一步加大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和先進制造卓越工程師培訓計劃,推動部分本科院校向職業技術學校轉型,改革職業學校專業設置,開展新型學徒制試點示范,培育一支數量眾多的、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隊伍。三是造就一批優秀的企業家隊伍。要積極營造適合企業家型人才生存發展的社會環境和市場環境,注重在企業經營和管理實踐中發現和培養企業家人才,健全企業家人才成長的激勵機制,造就一批經營管理水平高、市場開拓能力強的優秀企業家人才。
在組織保障方面,關鍵是建立統籌有方、協調有效、落實有力的制造強國建設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在領導體制方面,《中國制造2025》提出,成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由國務院相關部門和有關單位參加,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協調相關產業政策、財稅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修訂。在工作機制方面,重點是建立健全部省聯動機制,更多地發揮好地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工信部將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認真抓好《中國制造2025》各項任務的貫徹落實,同時加強目標責任的考核,確保規劃實施進度。(李玉梅 蘭文飛)
上一篇:深化改革需要“接地氣”
下一篇:當前政府監管面臨的新情況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