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全面”展現了治國理政的新型方法特征
國家行政學院劉東超
面對今天錯綜復雜的國內國際局勢,在總結三十余年改革開放經驗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形成了自己的治國理政的方法系統,“四個全面”的表述反映了這一系統繼往開來的特征。一、整體協同的系統性。二、遠近結合的制度設計。三、互相滲透的設計安排。四、基于實踐的主動創新。面對今天錯綜復雜的國內國際局勢,在總結三十余年改革開放經驗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形成了自己的治國理政的方法系統,“四個全面”的表述反映了這一系統繼往開來的特征。
摘編自 光明網
以治國理政把握“四個全面 ”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陶文昭
對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要著重從治國理政的角度加以把握。一、四個全面是治國理政的責任擔當。身處治國理政一線的政治領袖,其理論創新不能以學院式的、純學理的眼光觀察,更不是走冷著、下閑子,而是直接關聯、緊緊圍繞著治國理政的重大實踐。二、四個全面是治國理政的焦點問題。四個全面不是書齋的產物,不是思辨的產物,而是從我國發展現實需要中得出來的,是從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中得出來的,是為推動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三、四個全面是治國理政的實踐總結。十八大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屆四中全會部署全面依法治國,經歷八項規定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而成全面從嚴治黨,這些貫穿了十八大以來兩年多治國理政的實踐。可以說,心有構思、不斷探索、科學總結,才形成四個全面。四、四個全面是治國理政的科學方略。小康社會、深化改革、依法治國、從嚴治黨,都是我們黨長期的主張和方略,習近平總書記冠之以“全面”并將之聚集在一起。
摘編自 光明網
“四個全面”開辟制度文明新時代
中央黨校黨建部副主任張志明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就形成了新常態發展條件下實現黨的目標的重要戰略布局,同時,這也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宏大設計,更是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文明新時代的歷史坐標。更值得期待的是,這“四個全面”良性互動的過程,必將是經濟新常態發展條件下,中國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更加全面協調穩定發展的過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越來越完善和鞏固的過程,是執政黨越來越在純潔性先進性和執政能力建設中越來越得到中國人民支持擁護的過程,而由此開創的則是為世界越來越敬重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文明的錦繡愿景。
摘編自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