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體化需注意的問題
需避免同質化、要建立協調機制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城市規劃系主任吳唯佳:北京是國家首都,天津要打造成北方經濟中心,顯然是國家重要的人流、物流、資金流的流通中心和樞紐,所謂“虹吸”必然存在。我們要推動京津冀協調發展,并不是說讓京津冀同質化、扁平化,梯度發展是需要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統籌考慮的。【詳細】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京津冀一體化的戰略意義大、任務重,有可能會有相應的高層次協調機構。但是,不能過于依賴協調機構,因為這會抑制其他非政府合作主體的形成,特別是抑制內生合作機制的形成。從長遠來看,還是要建立不同層次的協調機制,發揮好合作主體的作用。【詳細】
明確各自的定位、發展的紅利共享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戴宏偉:京津冀的協同,首先是首都城市功能轉變與京津冀發展定位協同。這一轉變使京津冀城市群發展模式,表現為由多功能模式向單功能模式過渡,由單核模式向雙核模式過渡,由城市個體、無序發展向城市組團、協調發展過渡。這就需要京津冀首先明確各自的定位,才能真正避免過去的區域競爭和各自為戰。【詳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員王輝: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應該讓一體化的紅利更多地惠及這個區域當中的各類中小城市和小城鎮,避免以往發展上的一些問題,京津冀一體化發展要充當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試點、示范。無論是探索城市群的發展,還是探索大城市與中小城市、小城鎮的協同發展,都應該是京津冀一體化的應有之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