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家風”是一種維系家庭或家族良性運行的精神紐帶,或者說,它就是一種由家庭或家族內生并不斷傳承的正能量。中國人的“家風”一定是有“中國特色”的,中、西家風的根本區別在于“家國一體”與“家國分離”。“家風”對于中國人而言,既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又具有特殊的社會意義。 |
家風式微易致道德危機
大連民族學院文法學院院長何長文指出,家風,是農耕文化的產物,源于古代鄉土親緣社會。彼時,家族是構成社會的細胞,家風不僅是一些具體的條文規定,更是一個精神高標。家風其實是文化的一種具體化和細化,反過來說,每一種家風也都從不同角度對中華文化作出了詮釋。具體來說,家風集中呈現了中華文化的儒道思想。當代社會,家風影響力已出現了明顯式微的跡象。人們遠離家鄉,外出工作、生活,原有的鄉土親緣文化已走向衰落,家風影響力勢必減弱,同時也很容易引發道德危機。此外,離婚率的不斷升高,也很不利于家風的傳承。詳細
家風對社會風氣有正面影響
華東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楊國榮強調,注重家庭正面的傳導作用,對社會風氣的影響很有實際意義。文明是對社會基本規范的遵循,道德是更高層次的要求。做不到文明,就更談不上道德。在家風建設中,這二者應該兼顧。詳細
家風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有效切入點
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教授劉東超:今天我們談論家風的意義,就在于引起社會對這個問題的重視,培育良好的家風,從而培育良好的社會風氣,建設我們文明和諧的國家。應該說,家風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有效切入點,一個繼承傳統又開拓創新的支點和把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