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政府工作報告、高校腐敗改革、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勞教制度、雷鋒精神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李克強:進一步簡政放權是政府的自我革命】
今天上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李克強在報告2014年重點工作時指出,要深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等事項200多項以上。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簡化前置性審批,充分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推進投資創業便利化。確需設置的行政審批事項,要建立權利清單制度,一律向社會公開。清單之外的,一律不得實施審批。全面清理非行政審批事項。基本完成省市縣政府機構改革,繼續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在全國實施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落實認繳登記制,由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由企業年檢制度改為年報公示制度,讓市場主體不斷迸發新的活力。
摘編自光明網詳細
【王樹國:高校土壤改造了,就長不出腐敗的果子】
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王樹國認為,大學腐敗和社會腐敗沒什么兩樣,只不過大家心目當中,大學是特別神圣的,不應該出現,一旦發現,對公眾打擊比較大。監督問題其實是表象,往深層次看,社會各個環節的運行,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監督身上。而是要創造不容易產生腐敗的土壤,改造了,就長不出腐敗的果子來。拿醫患關系舉例,醫患矛盾突出是因為優質醫療資源太少了,資源供給不足帶來的必然結果。教育也是這個問題,對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不足讓公眾不滿意。
摘編自《新京報》詳細
【高小平: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路徑】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小平指出,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實現路徑要做到四個統一、三個結合。
四個統一,一是黨和政府的領導與多元主體參與公共事務管理的統一。二是法治與德治的統一。三是管理和服務的統一。四常態管理與非常態管理的統一。這四個統一是“治理”的本質屬性在管理主體上的實現路徑。三個結合,一是堅持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相結合。二是要堅持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推進治理制度創新。三是要堅持發揮市場和社會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與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相結合,推進治理方式創新。這三個結合是“治理”的本質屬性在管理方法上的實現路徑。
摘編自《中國行政管理》詳細
【熊秋紅:完善廢除勞教后的法律制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熊秋紅指出,廢止勞動教養制度之后,不少勞教所直接改為戒毒所。國務院2011年《禁毒條例》第27條規定:“被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在公安機關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執行隔離戒毒3個月至6個月后,轉至司法行政部門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繼續執行強制隔離戒毒。”從體制改革看,可以考慮將公安機關管理的戒毒所統一劃歸司法行政機關管理,以形成公安機關禁毒、司法行政機關戒毒的格局,這也是一種權力相互制約的體制。在一些戒毒任務不重的省份出現了勞教所空置現象,這些勞教所可以改為監獄。至于勞教警察,可有三種轉制方式:一是轉為戒毒警察;二是轉為監獄警察;三是轉為社區矯正警察。隨著我國社區矯正制度的發展和完善,社區矯正的適用范圍將會逐步擴大,要做好社區矯正工作,建立一支社區矯正警察隊伍可謂勢在必行。
摘編自《中國社會科學報》詳細
【雷鋒精神:釋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
遼寧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思寧認為,雷鋒精神穿越了時代,在不同的時代承載著不同的內涵。當今時代,雷鋒精神既是社會的倡導,也是個人的內心需要,社會要求與個人需要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人們不再是為贏得社會贊許學習雷鋒,而是為自己的心理健康學習雷鋒,并在此基礎上建構社會責任感,這本身就是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我們跟著郭明義學雷鋒,也是為更好地詮釋雷鋒精神的時代意義,更加有力地釋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
摘編自《遼寧日報》詳細
(光明網記者 李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