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習近平軍事外交、反壟斷、官邸制、民營醫院、城鄉大學生就業差異性、農村土地承包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李大光:習近平軍事外交思想的特色】
國防大學教授李大光撰文指出,通過研究近年來我軍軍事外交活動和習近平主席一系列軍事外交實踐,可以看出習近平主席的軍事外交思想的內涵和特色。
既講友好合作,又在涉我重大關切上針鋒相對是習主席軍事外交思想的顯著特色。軍事外交既有和風細雨,同時也充滿斗爭和較量。縱橫捭闔、經略致遠,創造良好國際環境是習主席軍事外交思想的突出特色。重視軍事外宣工作是習主席軍事外交思想的輿論特色。近年來,我軍大力加強對外宣傳,在體制機制、方法手段等方面采取了許多創新舉措,軍事新聞發布向世界發出中國軍隊最強音。通過軍事外宣向世界講清楚我軍的性質、宗旨、本色和作風,特別是講清楚我防御性國防政策與維護世界和平的理念。重視以海上軍事力量展示和平軍事外交是習主席軍事外交思想的重要特色。
(摘編自人民論壇)詳細》》
【常修澤:反壟斷需“三不破,三破”】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常修澤指出,根據壟斷分成的具體六種情況以后,我們就在這基礎上提出不同的方略,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略,我提出“三不破,三破”。
有三種壟斷可以不破:第一、真正的自然壟斷性環節“不破”,但要實行一定范圍爭奪市場的競爭方式。比如可以實行“特許經營權”的競爭,這個可以不破,但是也得要競爭。國家可以控制,不必讓民營資本控股,但是也得競爭。是什么方式競爭呢?特許經營權。第二、法令性的壟斷,真正的法令性壟斷比如“煙草”這個不破,那是國家有法律根據的。第三、在競爭基礎上形成的產業集中。注意,是競爭基礎上形成的產業集中,不應該破,還應該加強,以提高中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重點是在“三破”:第一、過時的,假冒的,或本來就是所有壟斷性行業中的“競爭環節”,要堅決“破壟”。第二、對不合理的行政壟斷,要堅決打破壟斷,開展反壟斷斗爭。就是反對一切形式的行政壟斷。第三、對阻礙和限制競爭的經濟性壟斷(如:價格操縱、廠商串謀、垂直約束、縱向一體化掠奪性定價和搭配銷售等),要堅決打破壟斷和開展反壟斷斗爭。
(摘編自中國改革論壇網)詳細》》
【汪玉凱:清理干部已有住房是實施官邸制的前提】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汪玉凱指出,建立嚴格的住房監察制度,首先要全面清理領導干部現有住房。特別對那些曾經在多地任職、交流、進京的領導干部的住房情況,更應認真清理,對多占住房的要限期清退,逾期不退的除按市場標準加倍收取租金外,同時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及程序,交由紀檢監察部門嚴肅處理。
對于干部已有住房清理,應當從幾條渠道同時開展。一方面是建立、實施不動產登記制,以查清干部名下的房產信息。但不少官員的房產不在其個人,而在配偶、子女等名下,所以另一方面要落實官員財產申報制度。一旦發現有作假行為,必須嚴格查處。只有通過幾條途徑把官員住房的“底”搞清楚,才可能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官邸制,與房改實現真正對接。“清房”是實施官邸制的前提。
(摘編自《中國青年報》)詳細》》
【資中筠:美國是“談”出來的國家 】
國際政治及美國研究專家、翻譯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資中筠指出,我們比較容易理解的是槍桿子里出政權,所以覺得美國獨立戰爭就是槍桿子里出的政權。美國的確是打了一仗,也是用武力爭取脫離英國而獨立,但事實上,這不等于美國作為一個國家的誕生。美國是“談”出來的國家 。
(摘編自《光明日報》)詳細》》
【張勝軍:發展具公益性質的民營醫院】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法學研究所張勝軍撰文指出,社會公眾對于民營醫院的偏見主要來自民營醫院本身。由于部分民營醫院追求短期暴利、目光短淺、沒有長遠的戰略規劃,導致大量違規甚至違法經營的現象出現,諸如虛假宣傳、超范圍營業、炮制“專家”、制售假藥等等,致使公眾對民營醫院的信任流失。
面對誠信缺失造成的社會普遍不信任,民營醫院必須明確自身的公益性本質,勇于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以獲取社會公眾的信任。要堅持公益性的醫院宗旨,要將為社會服務作為基本的經營理念,在盈利的同時注重醫院自身的公益性和社會責任。
(摘編自《中國社會科學報》)詳細》》
【專家激辨:城鄉大學生就業有無明顯落差?】
河南信陽師范學院教師郭立場指出,“城鄉大學生就業差別大”是個偽命題。不可否認,農村生源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可調用的資源相對較少、信息獲取相對較難、就業渠道相對較窄、求職成本相對較高以及部分用人單位招聘過程不透明、存在就業歧視等問題,加劇了農村生源畢業生的就業困難。但這些只是外部客觀原因,并非決定性因素,還應看到農村出身的畢業生本身所具有的優勢。換言之,農村生源畢業生的就業過程或許更艱難,但就業結果并不必然是“無業可就”。
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單承彬則認為,社會發展失衡必然擴大就業差異。高校設置的類型化和有待完善的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是造成大學生就業不平衡的主要原因。高校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的不科學、不合理,也是造成就業差異的重要原因。此外,高等教育理念的錯位和教育評價標準的異化,是導致這種現象的又一個原因。不過,城鄉生源畢業生就業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看到差異,便立即聯想到“家庭背景”,而不是從更深廣的社會、教育層面反思問題,未免失之狹隘。
(摘編自《中國教育報》)詳細》》
【仇煥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亟須法律支持】
中國人民大學農村與農業發展學院教授仇煥廣指出,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小戶經營土地規模小、貸款額度低、手續繁瑣,使得金融機構在實際操作中不愿為小戶供貸,使得這部分農戶難以通過正規金融渠道獲得貸款權。但小規模農戶實際上可能更缺錢,也需要擴大經營。這導致了農民投資難、農業發展受限制等問題。
(摘編自《中國社會科學報》)詳細》》
(光明網記者 唐麗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