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單獨兩孩 影響不小
人民日報記者:李曉宏
11月17日,中國人口學會在京召開“人口學界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座談會”,與會專家對我國啟動實施單獨兩孩政策的必要性、作用和面臨的挑戰等問題進行深入研討。
“從1980年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到1988年農村一孩半政策,再到單獨兩孩,計劃生育政策是在長期實踐中逐漸完善的。”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單獨兩孩新政只是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一個重大舉措,最終目的是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制圖:張芳曼(來源:人民日報)
影響1 生育率
短期顯著回升,累計效應釋放后,波動在1.6—1.7
“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平均一對夫婦生育子女數)如果長期低于1.8,或長期在1.5—1.6水平上徘徊,不利于人口的均衡發展。”中國人口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表示,完善和調整目前的計劃生育政策,使生育率向1.8靠攏。
翟振武說,中國的總和生育率曾經高達7左右,人口增長率高達2.5%。上世紀90年代初,總和生育率下降到2.1以下,并隨人們生育觀念的轉變,繼續下降,目前已降至1.5—1.6。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的研究曾經提出,未來一段時間總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為宜,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經濟社會長期健康發展。
單獨兩孩政策實施將使我國總和生育率有一個相對顯著地回升,雖然今后幾年回升可能比較快,最高點可能超過1.8,但累計效應釋放后,生育率會波動在1.6—1.7左右。
如果一下全面放開兩孩,短期的累積效應會使生育率大幅上升,大大突破更替水平,出生量和人口總量也會大幅度提高,對長期發展不利。
影響2 人口結構
政策調整將使2030年增加2200萬勞動年齡人口
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認為,啟動實施單獨兩孩政策有利于改善日益突出的人口結構問題,對當前人口發展“利”大于“弊”。
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齡結構。首先是延緩老齡化。目前調整生育政策,雖然只會影響2074年以后的老年人口總量,但是會影響到人口老齡化水平,2030年會使老齡化水平從24.1%降到23.8%,2050年從34.1%降到32.8%,2100年從39.6%降到34.3%。單獨兩孩對于近中期的人口老齡化有微弱的下降作用,但是對遠期人口老齡化有顯著的下降作用。還可適當增加勞動年齡人口數量。今后15年,我國勞動力快速下降,而生育政策調整將使新增人口一定程度上補充了勞動年齡人口規模,2030年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從8.75億增加到8.77億,2050年從7.00億增加到7.26億。
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別比。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偏高已經30余年,近4年雖有所下降,但程度非常有限,仍嚴重偏離正常范圍,目前已多生出2200萬至3400萬男孩。單獨兩孩政策實施后,出生人口性別一定會相應下降,但未必能恢復正常。按照概率計算,在沒有性別選擇的情況下,如果一個家庭只想生1個孩子,且要滿足95%的家庭生育的是男孩,平均需要生育1.90—1.93次;如果一個家庭只想生2個孩子,且要滿足95%的家庭能夠得到1個男孩,平均需要生育2.94次。
有利于家庭發展能力提升。家庭規模小型化、結構核心化,關系簡單化、成員流動化逐漸成為我國家庭的普遍特征。“單獨兩孩”可以在政策上避免出現“421”的家庭結構,避免出現“獨二代“家庭,即父母、子女兩代人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緩解家庭的代際結構,增強家庭養老照料功能,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提升家庭抵御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