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3 公共資源
對醫院、幼兒園、學校等公共資源造成一定壓力
實施單獨兩孩政策,也面臨資源環境、基層工作、公共服務的挑戰。
一是加劇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競爭。原新介紹說,單獨兩孩政策使得總人口在2030年達到峰值14.53億,峰值時間推遲4年,但峰值人口增加1500萬人,2050年總人口為13.85億,比現行生育率至少增加5000萬人。總人口數量的增加無疑加劇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和資源環境分配的競爭性。
二是基層計生服務管理能力面臨考驗。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喬曉春表示,啟動實施單獨兩孩政策恰逢衛生、計生機構調整,按進度,省級衛生和計生機構合并今年完成,鄉鎮、街道一級機構整合明年完成。此間,應盡量減少基層計生人員受機構調整影響情緒波動,放松和削弱計生工作。
三是公共服務、管理和保障亟須跟上。新政實施后,三五年可見到效果,出生人口增長將對醫院、幼兒園、學校等公共資源造成一定壓力。“單獨兩孩政策,對多數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但對我們而言,是個不利的消息。” 浙江湖州某婦幼保健院院長對在當地調研的喬曉春說,“大量高危人群集中生育,我們醫院承受不了。此外,孕前免費優生檢查的數量急劇上升,也給醫院帶來困難。”
影響4 管理部門
漸進、微調、各省不同步方式,可避免出生堆積
“啟動實施單獨兩孩新政后,每一個符合條件的家庭都面臨選擇:生,還是不生?什么時間生?60后、70后和80后人群的態度差異很大。” 西南財經大學人口所所長楊成鋼說,相關部門應做好引導工作,避免大起大落的波動。計劃要二孩的家庭要避免扎堆生育,以免給將來的入托、入學及就業造成擁擠。
“壓抑了很長時間的生育勢能,在適當放寬生育政策后釋放,肯定會在政策調整后的2—3年內產生出生堆積現象。”原新認為,采取漸進、微調、各省不同步的方式,可以避免出現大范圍、大規模的出生堆積。
“保障人口發展的平穩過渡,關鍵在于基層計生服務管理能力和工作方式。”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顧寶昌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計生系統提出工作轉型,由“單一管理型”向“服務管理結合型”轉變,由以行政手段為主向綜合治理措施轉變。兩個轉變越到位,越能保障政策平穩過渡。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院長段成榮認為,落實單獨兩孩新政也是一場“戰斗”。政府部門應對政策的“蝴蝶效應”跟蹤調研。分析新增出生人口大多分布在城市還是農村、東部還是西部,劃出分布圖,為加強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供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