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鄉免費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農村教育得到加強,職業教育快速發展,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可以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步入了快車道。 |
城鄉免費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農村教育得到加強,職業教育快速發展,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可以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步入了快車道。
應該說,“有學上”的問題已得到了較好解決,“上好學”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也就是說,教育發展質量與人們的期待還有較大差距。比如,大城市的義務教育擇校熱、素質教育推進困難、“錢學森之問”難以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都與此密切相關。為什么教育質量問題這樣凸顯呢?
什么才是有質量的教育?
有人認為,只要學習成績好、考的分數高,就是有質量的教育。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分數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如果孩子思想品德有問題、身體素質差,“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分數再高也算不上有質量的教育。教育的本質就是要培養合格人才,“高分低能”恰恰是教育失敗的表現。判斷教育質量好不好,關鍵有四條:一是塑造健全人格,不光是發展智商,還應培養情商;不光是學習成績好,還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二是尊重成長規律,根據學生的年齡段,適度、適量施加教育,不能拔苗助長。三是拓展個性空間,針對孩子的興趣愛好、天賦秉性,搭建多姿多彩的平臺,使每個學生都獲得自由發展。四是符合社會需求,注重提高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使學校教育和社會實踐有機銜接,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