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許海東(廣西醫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劉靈光(廣西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
我國邊境地區邊境線長,人口流動頻繁、醫療資源相對匱乏,且涉及多個國家或地區,邊境地區公共衛生治理面臨多重挑戰。這不僅需要各級政府以及其他各部門建立起完備的保障管理機制,且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參與。在公共衛生治理工作中,加強邊境地區公共衛生協同治理,需以國家總體安全觀為指導,系統謀劃協同治理的頂層設計,完善跨境、跨地區的傳染病聯防聯控機制,組建聯合治理隊伍,提升邊境地區公共衛生的協同治理能力。
構建多主體協同治理系統
邊境地區公共衛生治理創新有賴于政府與其他多元主體之間的良好溝通互動與協作關系,構建“政府主導、多元協同、跨境聯動、科技支撐”的治理體系。
公共衛生治理體系是一個協作體系,各治理主體對于應對公共衛生所持的價值訴求和目標是有差異的,若要實現治理體系內部各治理主體的協同合作,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需要有共同的目標和協作意愿。邊境地區具有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各類資源要素的流動日益頻繁,區域間的關聯性和資源依賴性不斷增強,治理場域也伴隨著邊境地區的逐步發展產生新的變化,開始從以前的封閉強化治理走向跨域合作治理。從近年來發生的公共衛生來看,部分企業、社會組織等由于自身治理能力有限,無法發揮出最大的治理成效。針對此,邊境地區可強化公共衛生治理的包容性,推動建立上下聯動、多元共治的公共衛生治理新格局,構建科學、系統、積極互動的多主體協同治理系統。
橫向維度上,建立和完善權責清單制度,明確邊境地區公共衛生治理協同統籌各主體的權力與責任,實現權責相匹配,通過強化監督激勵機制促進各主體有所作為。為更好地促進跨區域主體間的協作,需要化解信息不暢造成的協同治理受阻,加強跨域治理信息溝通,提高多元主體協作能力。特別是培育數字化治理思維,搭建跨區域信息互通共享、溝通協商的信息化平臺,充分利用當前信息化時代帶來的便捷,各多元主體可以快速獲取、及時了解相關危機信息與事態發展,以制定相關決策靈活應對公共衛生的變化。
縱向維度上,建立上下聯動、多元共治的治理新格局,以國家和政府為靶向,以社區和社會組織為載體,以個人和家庭健康管理為基礎,提升多元主體公共衛生治理能力建設,健全邊境應對公共衛生協同治理體系,筑牢邊境聯防聯控健康保障防線。
健全利益資源互動整合機制
為平衡各協同主體的利益訴求和價值取向,實現整體性公共利益的增長,需要建立邊境地區公共衛生治理主體間的協調機制。一方面,充分考慮各治理主體的利益訴求,深度發掘相互之間的利益連接點,樹立共同愿景,在多樣化的利益訴求中尋求共同的前進目標促成協同合作。尊重和聽取各治理主體的意見和建議,保障民主協商的渠道。另一方面,由于公共衛生的未知性和不確定性,邊境地區應對公共衛生的相關資源有限甚至稀缺,充分有序的協商合作有助于推動危機治理的相關資源調配與支援。為保障協同治理的進一步開展,應突出健全財政應急機制、人才和物質資源儲備,有效整合資源,提升資源配置的效能。同時注重完善跨區域合作保障、聯防共治等協同機制,不同區域間的主體可以進行遠程線上會議進行協同商議,群策群力共同應對危機,推動多方公共衛生協同治理的長期合作。
創新共建共治共享機制
為確保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協同治理的效果有所彰顯,不僅要提高各個主體的參與意識,同時政府部門以及社會組織必須提供支持與幫助。
要著力在區域、民族、邊境等多元政策創新協同,不斷完善邊境地區協同共治政策集成體系。邊境地區應整合協調指揮部門,從政策機制的層面實現多主體共同參與的目標,突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合作、企業積極作為、公民積極參與等多元協同共建機制,形成治理合力,以克服不同區域、不同部門優先考慮自身利益的狹隘性。通過促進各主體在參與治理的過程中的交流與協作,權力下沉、制度創新等創造多主體參與公共衛生協同治理的共建共治機制,激發多元社會主體協同治理的熱情,橫向協調各參與主體應對邊境地區公共衛生時協同有序運行,實現邊境地區公共衛生治理的有效協同。
特別是要發揮社會組織、企業和群眾的作用。加強與社會組織的溝通協調,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鼓勵其參與公共衛生治理,提供志愿服務、心理疏導等支持。加強對企業的監管和指導,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治理,提供物資捐贈、技術支持等幫助,確保其生產經營活動符合公共衛生安全要求。提高公眾參與度,鼓勵公眾通過舉報、監督等方式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治理,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完善協同治理長效問責機制
由于邊境地區的特殊性,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存在治理主體責任交叉不清,如果只有責任而缺乏相應的責任追究,不利于從源頭化解此類矛盾,實現有效治理。
首先,納入問責與治理績效評估多元主體,建立一套科學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協同治理績效體系,模擬各種參數的分析模型,向決策者以及社會公眾發布真實有效的協同治理評價指數并給予評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治理成效的評價發言權。
其次,建立引咎獎懲制度,政府以及各多元主體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治理中做出的成效和所犯的錯誤要根據其所造成的的效應程度來判定各責任主體所需要承擔的責任大小,建立引咎獎懲制度,針對做出重大貢獻者給予激勵,追究失職者經濟和法律責任。改進完善協同治理的問責機制,將各多元主體的責任落到實處。
【本文系2022年廣西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邊境地區公共衛生危機多主體協同治理體系與共生優化研究(JDZD20222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契合機理及融通互構研究”(23XKS014)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