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張德勇(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今年政府工作十項任務之首,并圍繞“大力提振消費”作出了具體工作部署,提出要“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這是復雜嚴峻形勢下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是有效推動經濟行穩致遠的有力保障,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徑。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既利當前更惠長遠
2024年,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在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同發力下,隨著宏觀調控力度加大,中國經濟實現了5.0%的增長速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交出了來之不易的成績單。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需看到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4.5%,拉動GDP增長2.2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25.2%,拉動GDP增長1.3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0.3%,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其中,國內需求,即最終消費支出和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拉動GDP增長分別為69.7%、3.5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和拉動作用尚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從國際看,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可能對我國貿易、科技等領域造成更大沖擊,影響我國經濟穩定運行。從國內看,經濟回升向好基礎還不穩固,有效需求不足,特別是消費不振,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因此,必須針對當前經濟運行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對癥下藥,采取強有力的舉措加大宏觀調控,穩定經濟運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制造業第一大國,大國經濟的特征明顯,而大國經濟的特征都是內需為主導、內部可循環。這既有利于在復雜嚴峻的內外部形勢下牢牢把握經濟發展主動權,也有利于依托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充分挖掘內需潛力,保障經濟平穩運行,并在此基礎上發揮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作用,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因此,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方位擴大內需”,不但是立足當前的現實之舉,也是著眼于中長期的戰略之舉,從而是當前和今后較長時間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旨在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推動中國經濟巨輪在劈波斬浪中揚帆遠航。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促進消費和投資更好結合
促進消費和投資更好結合,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做出的具體要求。消費和投資同為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前者在經濟發展中起著基礎性作用,后者對優化供給結構具有關鍵作用。消費的主體是居民,投資的主體多為企業,雖然二者的主體不同,但目的都是為了推動經濟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無論是消費規模擴大,還是消費提質升級,都要以一定的投資為前提。同時,消費是社會生產的根本目的和動力,投資生產制造出來的東西,如果沒有消費,就很難暢通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各環節的循環。而且,消費需求的變化,往往能促使投資產生相應變化,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因此,消費和投資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進的關系,不能厚此薄彼,反之亦然。
消費和投資的緊密關系,必然要求在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時,應促進消費和投資更好結合,產生聚合效應,更好地推動經濟量增質升,并起到惠民生的作用。2024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2023年增長3.5%,全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2023年增長3.2%,在二者發揮各自本身作用的同時,隨著擴內需政策措施的創新,更加注重發揮二者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作用。
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就是消費和投資有機結合的成功實踐。2024年,“兩新”政策帶動大宗耐用消費品銷售額超過1.3萬億元,重點領域設備更新2000萬臺(套)以上,有效發揮了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作用,有力支撐了全年經濟增長?!皟尚隆闭邚墓┬鑳啥藚f同發力,既從供給端支持企業通過“更新”增強產品迭代升級能力,改善供給結構,提高供給質量,更好滿足消費需求,也從需求端支持居民通過“換新”增加消費和消費升檔,并帶動企業投資擴產和產品創新升級。
鑒于“兩新”政策的效果明顯,今年將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政府工作報告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增加資金規模,擴大支持范圍,優化實施機制,放大撬動效應??梢?,促進消費和投資更好結合,是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的重要著力點。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面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發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這凸顯了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的戰略意義。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就是要緊緊圍繞內需這個中心,從國民經濟循環的各個環節入手,打好政策“組合拳”,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更好激發市場活力,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在推動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中,實現內需的全面擴張,進一步發揮內需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大力提振消費,補齊消費短板,讓消費這一“慢變量”加快成為“強變量”。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為主軸,為促消費擴內需做出重點部署。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的基礎上,加大政策實施力度,讓居民能消費、愿消費、敢消費。第一,從消費的決定性因素收入入手,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完善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從而不斷增強消費能力。第二,從放寬準入、減少限制、優化監管等方面入手,擴大健康、養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務供給,釋放文化、旅游、體育等消費潛力以及加快數字、綠色、智能等新型消費發展等,從而加快服務消費發展,創新和豐富消費場景,將居民的消費意愿變為現實。第三,從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和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入手,讓居民敢消費、放心消費。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提高投資效益,讓投資這一“快變量”作為“關鍵變量”發揮作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投資的重點部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以有效投資為出發點,切實選準選好項目,管好用好資金,堅決防止低效無效投資。二是以提高投資效益為根本,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安全效益等多重效益的聯動,加快實施一批重點項目,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建設,既擴大當前內需,又夯實經濟發展后勁。三是激發民間投資積極性,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引導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等領域建設,支持和鼓勵民間投資發展。四是多種政策工具組合運用,發揮好各類政府投資工具作用,加強財政與金融配合。
此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其他著重抓好的工作任務,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等多方面切入,發揮政策“組合拳”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的系統集成和協同配合作用,推動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確保我國經濟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