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馬維維
在前不久閉幕的哈爾濱第九屆亞冬會上,我國取得金牌榜和獎牌榜“雙第一”的優異成績,展現出我國冰雪運動近年來的發展成效。在舉辦地哈爾濱,群眾對冰雪運動表現出的熱情同樣令人振奮。從各個街區的冰場到各地的滑雪場,隨處可見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鬧場景。如今,冰雪運動不僅活躍于北方,數據顯示,自2022年北京冬奧會結束至2024年4月份,我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達3.13億人,冰雪運動的熱潮正席卷全國。
實現“三億人上冰雪”宏偉目標的同時,我國群眾冰雪運動正在突破傳統地域與季節限制,呈現出許多可喜特質。在地域分布上,“北冰南展西擴東進”態勢明顯:廣州融創雪世界年均接待游客超百萬人次,上海冰雪之星等室內滑雪綜合體推出“一站式”冰雪消費場景,春節假期四川西嶺雪山景區涌入8萬多游客參與冰雪運動。參與群體更多,多地青少年冰雪訓練營報名人數連年增長,廣州、深圳等地將冰雪運動納入中小學課程,老年滑冰隊、冰壺隊閃亮登場。表現形態更豐富,正從運動向休閑延伸,形成獨特文化特質,如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將冰雕藝術與冰雪運動結合,崇禮太舞滑雪小鎮打造“滑雪+演出”模式。
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熱情高漲,帶來健康和快樂的同時,更為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產業注入強大動力。截至2024年底,全國滑雪場數量超850家,冰雪經濟相關企業達2.5萬家,產業鏈年產值突破萬億元。冰雪經濟增長迅猛,還催生出冰雪裝備維修等職業。
還應看到,我國群眾冰雪運動仍面臨著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加強、專業人才缺口較大等問題。未來,要多措并舉,打牢群眾冰雪運動基礎,讓冰雪運動源源不斷為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產業快速發展注入活力。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引導有條件的地區借鑒最新的管理創新模式進行建設,如針對冰雪運動基礎設施補短板,規劃建設區域性冰雪運動中心。注重創新運營模式,如北京延慶“綠電”項目將造雪系統與清潔能源結合,有的地方采用“政府購買服務+商業保險”模式降低校園冰場運營成本,值得借鑒。
完善培養體系。一些地方探索的“校企社”協同育人機制卓有成效,像吉林體育學院與多個單位共建冰雪產業學院,實行“冬季實訓+夏季理論”雙學期制。在黑龍江等地推出的邀請退役運動員開展社區冰雪培訓等也效果明顯,比如哈爾濱市道里區已組建數十支由前省隊隊員指導的業余冰球隊。
激發參與熱情。冰雪運動關鍵在于群眾參與,哈爾濱亞冬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在于為優秀選手搭建創造佳績的舞臺,還在于吸引消費者關注并激發參與熱情。目前,多地出臺的一些措施有效吸引群眾參與冰雪運動,值得肯定。如成都推出“冰雪消費券”,江蘇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等均是結合實際的好辦法,這些措施活用政策,激發人們興趣。
此外,應注重建立長效參與機制,將冰雪運動納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如設立“冰雪運動日”,讓人們不僅關注冰雪賽事,更能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