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王永浩(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研究員)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也在黨。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斷提高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平,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穩致遠。
確保正確方向。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沿著正確道路推進,才能取得成功。我們的改革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我們不斷推進改革,是為了推動黨和人民事業更好發展,而不是為了迎合某些人的“掌聲”。因此,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須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方向前進。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保證。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充分證明,正是因為堅持黨的領導,我們才能實現偉大歷史轉折、開啟改革開放新時期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提供科學理論指引。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推進改革開放,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離不開黨的創新理論的引領。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的思想引領作用,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譜寫出改革開放事業新的輝煌篇章。
凝聚磅礴力量。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改革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才能不斷向前推進。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把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和價值追求貫穿改革始終,充分激發人民群眾參與改革的主動精神,凝聚起推動改革的磅礴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越繁重,我們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越要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善于通過提出和貫徹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前進,善于從人民的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張”。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注重從老百姓急難愁盼中找準改革的發力點和突破口,推出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辦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實事,切實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奠定組織保障。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優良傳統。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視無產階級政黨的組織建設,強調無產階級政黨“始終力求把無產階級的一切革命力量完全聯合起來、組織起來”。列寧認為,無產階級政黨是工人階級有組織的部隊,必須要有嚴密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他指出,無產階級“所以能夠成為而且必然會成為不可戰勝的力量,就是因為它根據馬克思主義原則形成的思想一致是用組織的物質統一來鞏固的”。中國共產黨是按照馬克思主義建黨原則建立起來的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組織體系建設,形成了包括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在內的嚴密組織體系。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黨都不具有的強大優勢,也是我們黨從最初的幾十名黨員,發展到今天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團結帶領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不斷走向成功的重要法寶。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全面深化改革是全方位、深層次、根本性的,涉及領域之廣、觸及利益之深,前所未有、世所罕見。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充分發揮黨的嚴密組織體系的強大組織力、行動力、戰斗力,把各方面先進分子和優秀人才吸收進來、組織起來,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堅實的組織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黨在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要有新擔當新作為。”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和好干部標準,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強化政治功能,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激勵干部開拓進取、干事創業,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黨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奮力開辟改革發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