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 ?作者:熊麗??
???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的目標,與2024年目標保持一致。在經濟形勢復雜嚴峻、就業總量和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的背景下,將就業目標繼續明確為“1200萬人以上”,體現出加大力度穩就業惠民生的鮮明導向。
????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就業工作。2024年,我國將城鎮新增就業預期目標由“1200萬人左右”升級為“1200萬人以上”,最終完成1256萬人,連續4年保持在1200萬人以上,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今年我國就業形勢依然嚴峻,需要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規模進一步增加,僅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就將達到1222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就業總量壓力巨大的同時,“有活沒人干、有人沒活干”并存的結構性矛盾凸顯,人口老齡化、經濟數字化轉型等對就業的影響也在逐步加深。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就業依然是全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從促進青年群體充分就業到盡快遏制“35歲就業歧視現象”,從加強新就業群體權益保障到打造“AI就業友好型社會”……代表委員們熱議就業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更大力度穩定和擴大就業,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加大各類資金資源統籌支持力度,促進充分就業、提高就業質量。
????解決就業問題,根本要靠發展,把經濟蛋糕做大,把就業蛋糕做大。據測算,我國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可帶動200多萬人就業。今年我國將增速目標設定為5%左右,其中就隱含著對就業目標的考量。我國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在增強,新產業新業態不斷創造新就業形態,這些都將為穩定和擴大就業提供支撐。宏觀政策上,加強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等政策與就業政策的協調聯動,將提高發展的就業帶動力。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要堅持擴大容量與提升質量相結合。擴大就業容量,就是要支持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和企業,大力培育數字經濟、銀發經濟、綠色經濟等新的就業增長點。今年我國將實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并用足用好穩崗返還、稅費減免、就業補貼等政策。提升就業質量,就是要在充分就業的基礎上,著力滿足勞動者對更穩定的工作、更合理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體面的勞動的新期待。對此,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決糾正各類就業歧視,加快構建技能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
????重點群體穩,則就業大局穩。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要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開發更多發揮畢業生學有所長的就業崗位,強化就業服務、職業指導、就業見習;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特別是脫貧人口穩定就業。做好退役軍人安置和就業服務,強化對大齡、殘疾、較長時間失業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新就業形態是重要的就業“蓄水池”,要采取切實措施,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保障。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抓實抓好就業這個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事關國家長治久安,需要同心協力,必須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