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高祖貴〔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黨校(行政學院)第一副校(院)長〕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黨校(以下簡稱內蒙古黨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校工作的重要論述,積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健全常態化培訓特別是基本培訓機制”的決策部署,堅持“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黨校初心,在全面落實基本培訓的過程中,立足邊疆民族地區黨校的特點,服務地區改革發展需要,探索構建起符合邊疆民族地區特色的課程體系,強化干部教育培訓的時代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高質量教育培訓干部,高水平服務黨和國家邊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為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貢獻力量。
突出主題主線,拓展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課程體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干部教育培訓的主題主線。內蒙古黨校認真落實中央組織部和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印發的《關于規范地方黨校(行政學院)基本培訓班次和課程設置的通知》要求,準確把握基本培訓的內涵要義,積極推進基本培訓,始終堅持把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擺在理論教育的第一位,在大力提升課程質量的同時,不斷拓展深化,探索構建起“總論+分論+專論”的課程體系,努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生動有效進課堂、刻骨銘心進頭腦。
所謂“總論”,即課程體系的統領課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這一講作為主干課程,重在講清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和核心要義,講清楚“兩個結合”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講清楚這一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講清楚這一思想的道理學理哲理及其中國意義和世界意義,為整個課程體系的教學發揮統領作用。內蒙古黨校通過多輪反復集體備課、聚力打造,提升課程質量,并且形成AB角相互配合的安排,以確保“總論”課程高質量開講。
所謂“分論”,即講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不同領域的重要思想、重要論述等方面的課程,包括習近平強軍思想、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等方面的重要論述共17講課程。這些課程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等不同角度,全方位深入研究闡釋黨的創新理論的豐富內涵。內蒙古黨校在原有部分課程的基礎上,創立教研咨一體化課題,把“分論”新講題變成課題,實施招標競課,再經過多層次集體備課,集中打磨后進入課堂。
所謂“專論”,即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具體領域和具體方面工作的重要論述開發的課程。內蒙古黨校立足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科技創新、新質生產力、邊疆治理、“三農”工作、國家能源安全、教育工作等方面的重要論述,逐步開發了15講專題課。“專論”課程緊扣內蒙古自治區作為邊疆民族地區的中心任務和干部教育培訓的實際需要,及時充實、不斷擴展,實現了各類不同班次都有相應專題課程的目標。
突出“工作主線”,系統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課程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兩個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鮮明提出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黨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于2023年12月印發《關于全面貫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的若干措施》。
內蒙古黨校把全面貫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主線,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論述為“綱”,開發構建了專門單元課程體系,即“民族篇”課程體系。“民族篇”課程體系包括“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切實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等24講課程,生動鮮活地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有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三個離不開”“五個共同”“四個與共”“五個認同”等重要理念和要求。“民族篇”課程在學制一周的班次至少有一講,在學制一個月的班次有專門教學模塊,在學制一個月以上的班次有單獨教學單元,達到了主體班教學全覆蓋、每學期相關課程占比達總課時20%的要求,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培訓成為常態。
與此同時,內蒙古黨校成立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中心、統一戰線研究中心,牽頭成立內蒙古自治區邊疆治理研究中心,組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等11個研究團隊,通過跨部門和跨學科整合資源、加強研究,進而更好地支撐教學。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內蒙古黨校編寫完成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學大綱和教材,為講全講準講深講透相關重要論述提供了支撐和保障,也為進一步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研究闡釋奠定了堅實基礎。
突出“兩件大事”,打造形成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課程體系。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內蒙古各項事業發展,多次到內蒙古考察調研和參加有關活動,多次就事關自治區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科學指明了新時代內蒙古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前進方向、具體路徑和實踐要求,對做好內蒙古工作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戰略性的指導意義。內蒙古黨校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戰略定位和發展要求,優化擴展現有課程,打造形成包括10講內容的“內蒙古篇”課程體系,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切感悟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關心厚愛,始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
“內蒙古篇”課程體系全面梳理闡釋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系統總結內蒙古自治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取得的成效,并針對實踐中面臨的問題,思考解決辦法和途徑。課程內容既有偏重理論講授的“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等課程,也有偏重案例闡釋的“新時代防沙治沙的‘磴口模式’”“錫林郭勒盟的‘點線面’工作法”等課程。課程設置重在增強黨員領導干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確保各項事業發展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
與此同時,內蒙古黨校還編寫完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蒙古實踐篇”教學大綱和教材,為進一步彰顯邊疆民族地區黨校的干部教育培訓特色奠定堅實基礎。
在堅持打造系列課程體系的同時,內蒙古黨校發揮專業優勢、創新傳播方式,形成“黨校+融媒”的宣傳闡釋和輿論引領模式,推出“鑄牢共同體·領航新征程”“改革開放·內蒙古實踐”“扛牢政治責任堅決貫穿主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與實踐”系列微黨課39講,在學習強國、實踐融媒等新媒體平臺播出。并將這三大課程體系錄制成視頻課,打造“網上黨校”,使全區黨校系統共享課程資源。構建具有邊疆民族地區特色的課程體系為全區黨校系統高質量推進基本培訓提供了重要支撐,為黨和國家邊疆治理事業貢獻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