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孫立軍(哈爾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李丹(東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在當代中國的創新性發展。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規律,回答了新時代文化領域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明確了新時代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的路線圖和任務書,是開創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篇章、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具有極為重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
展現精辟深邃的科學真理價值
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提供了豐厚的思想淵源。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認識和分析文化現象、揭示文化產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理論。其理論內涵非常豐富,包括對文化本質、文化特征、文化運行規律等基本理論問題的揭示,以及民族文化在民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文化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之間的關系等關聯性學理問題的深刻闡釋。這些重要的理論成果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指導。
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重視對文化的建設、探索和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文化發展的時代特征和內在規律,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從理論與實踐結合上回答了新時代提出的重大文化課題,解決了新時代文化發展的重要問題,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新境界,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體現在習近平文化思想在基本理論層面的創新發展。習近平文化思想從民族復興的歷史高度對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作出時代定位和創新性闡發、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的理論回答,均體現出習近平文化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創新與發展。其次,體現在習近平文化思想中一系列重要觀點的提出及其原創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下提出了“文化自信”“文化道路”“文化立場”“文化使命”等系列命題的重要觀點,將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發展推進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最后,還體現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明體達用的實踐指向及其在文化戰略部署層面的新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作出了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重大戰略部署,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深刻把握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
彰顯高屋建瓴的思想引領價值
馬克思恩格斯基于對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辯證關系的認識,強調了經濟基礎對文化的決定作用,也闡明了文化受社會影響所產生的意識形態性等一系列關于文化發展建設的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認為,只有在物質生產實踐中才能使文化發展得以實現,并指出精神生產同物質生產對于人的發展都極其重要,“意識有時似乎可以超過同時代的經驗關系”。這些論斷體現了思想文化并非由經濟基礎被動決定,而是在一定條件下對經濟基礎起到一定的反作用。馬克思恩格斯關于思想文化與經濟基礎辯證關系的闡釋,揭示了文化發展的規律,是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理論根據。
中國共產黨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踐行者和引領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中國共產黨在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取得了探索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成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通過深刻總結中國共產黨領導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以及開展文化建設的實踐經驗,創造性地把“一個結合”發展為“兩個結合”,指出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創新發展的現實路徑和內在規律,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規律性認識、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領下,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格局不斷提升、氣象不斷更新,新時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創新的步伐持續前進,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和重大意義、目標方向和使命任務、方針政策和正確道路的認識不斷深化。這些新認識是基于實踐經驗總結基礎上形成的規律性認識,其中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不僅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提出構筑了基礎和支撐,也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的理論與實踐探索中彰顯出強大的思想力量。
開創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彰顯統籌謀劃的實踐指導價值
馬克思主義認為理論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態,它既是實踐的先導,也是指引實踐發展的重要動力,不僅在思想觀念上構成對當前文化特性與實踐經驗的高度總結,更在現實環境下指引人們不斷開展實踐創新,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方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對網信、文藝、新聞、哲學社會科學、思政、文化傳承發展等各個領域進行統籌謀劃、分類指導、部署推進,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2018年8月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用“九個堅持”高度概括宣傳思想工作的規律性認識。2022年10月在黨的二十大上,習近平總書記從五個方面重點部署文化建設工作。2023年6月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又明確提出了文化建設領域的“十四個強調”。2023年10月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首次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并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個著力”的要求,從黨的領導、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聞輿論、文化創新創造、文化繁榮發展、文明交流七個方面,為今后一個時期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了科學部署。“七個著力”的要求既有方法論指導,又有認識論要求;既堅持歷史與邏輯相統一,又注重中國與世界相貫通;既重視文化與文明的發展進步,又強調新聞輿論工作的創新發展,充分彰顯了習近平文化思想明體達用、體用貫通的鮮明特點。
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新進展。首先,要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這個首要政治任務,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在深化內化轉化上下功夫,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其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最后,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按照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新時代文化建設明確的路線圖和任務書,圍繞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文化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著力將各項任務要求落到實處,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聚焦探索人類文明新形態
展現胸懷天下的國際借鑒價值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描繪了共產主義的美好前景。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牢記初心使命,不僅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也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習近平文化思想不僅體現了中國立場、中國價值和中國風格,還展現出胸懷天下、博采眾長的國際視野和世界格局,對于引領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促進人類文明進步、增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具有重要指導和借鑒意義。
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習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人類歷史的宏大敘事框架,系統闡述了關于全球文化演進、文明交流互鑒的一系列中國主張與倡議。通過發起“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人類共同價值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等系列重大倡議,從文化思想層面超越了傳統國際關系中強權政治的邏輯、文明沖突的宿命論以及叢林法則的零和思維局限,為回答“人類社會未來發展方向”等重大國際議題提供了具有前瞻性和引領性的方向指南。
習近平文化思想為促進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智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化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敝袊浆F代化道路不僅暢通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路徑,而且為人類走向現代化提供了全新選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基于國情條件和現代化的一般規律,既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與顯著優勢,又具有解決人類共同問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世界意義。不僅如此,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所蘊含的理念、經驗和主張,還為國情相近、道路相通的國家擺脫貧困、加快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為人類對美好社會制度的追求提供了新機遇,為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世界的發展開辟了新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