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張德勇(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適逢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蛇年春節款款而來,既是千家萬戶團圓共迎新春的日子,也是假日經濟快速升溫的時候。熱氣騰騰的春節消費市場,支撐起蛇年春節的濃濃年味,增添了節日氣氛,也著實點亮了假日經濟,成為擴內需的一大著力點,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春節掀起新一波消費熱潮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2025年九項重點任務之首。其中,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游業發展,以及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等,作為2025年促消費、擴內需的重要施策領域,為推動消費市場持續回暖提供了發力方向,也是觀察蛇年春節假日經濟態勢的具體切入點。
據交通運輸等部門預計,今年春運,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將達到90億人次,鐵路和民航客運量有望分別突破5.1億人次和9000萬人次,均創歷史新高。流動的中國,春意盎然,歡樂祥和,商機無限,經濟活力迸發。消費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而且,消費與民生福祉緊密相連,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體現。消費的這種雙重功能,在春節這種典型的假日經濟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2024年,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在一攬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共同發力顯效的帶動下,中國經濟圓滿收官,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民生保障和改善扎實有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1%,與經濟增長同步,就業、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民生事業也都取得了新的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為蛇年新春帶來濃濃暖意。趕上春節好日子,在強烈的消費意愿和增強的消費能力雙因素驅動下,采購年貨、家庭團聚、走親訪友、觀影賞劇看展、天南地北隨心游等一系列春節休閑娛樂活動,在烘托著辭舊迎新、祈福納祥、團圓和諧的佳節主題的同時,也帶火了春節消費市場,讓超大規模市場的巨大潛力短時間內集中釋放,消費擴容提質升級現在進行時,為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注入新動力,是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生動寫照。
春節消費展現新趨勢新變化
與以往相比,今年春節消費市場更加凸顯了消費的新趨勢新變化。文旅消費漸成風尚。春節8天的較長假期,增加了人們出游的機動時間。無論是短途游,還是中長途游,在享受假日休閑生活的同時,也帶火了景點、交通、餐飲、住宿、購物等行業,提升了各地經濟的景氣度。圍繞“文旅惠民樂民 共享美好生活”主題,2025年全國春節文化和旅游消費月將舉辦超4000項約2.7萬場次文旅消費活動,遍及大江南北,讓旅游過年、過文化年成為“新年俗”,豐富春節假日消費菜單。
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深度融合。不但有諸如北京廟會、廣東醒獅、潮汕英歌舞、西北社火等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色活動,也有燈光、投影和特效技術等利用現代技術手段體現的光影藝術,推動文化、旅游與科技的深度融合,AI賦能服務消費場景,讓游客沉浸在自然、人文與現代交織的多彩氛圍中,享受視覺的盛宴和假日的愉悅。
社交媒體對消費者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消費方式成為主流趨勢下,社交媒體正對消費行為產生深刻影響,網紅點打卡已經成為了一種流行的文化現象和消費現象,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打卡消費,由此產生的群體性消費日益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新途徑,是激活春節消費市場的新動力。
消費者更加重視體驗消費與“情緒消費”。隨著基本需求的滿足,消費者更偏愛能帶來情緒價值的消費,春節假期里,影院、博物館、名勝古跡等都是眾多消費者摩肩接踵的好去處,提升自我的情緒價值。比如,據有關方面統計,自1月19日開啟預售以來,2025春節檔(1月28日至2月4日)檔期電影預售總票房刷新多項紀錄,滿足多元化的觀影需求,拉滿過年的氛圍感。
政策加力提效促春節消費
2025年伊始,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更大力度的提振消費政策措施落地實施。《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推動提振消費和提高投資效益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中央財政已預下達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810億元,支持各地做好政策持續實施的銜接工作……在政策利好的刺激下,蛇年春節消費市場快速升溫。1月20日,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購新補貼在全國開始陸續實施的第一天,線上與線下銷售熱度同時攀升,受補貼品牌和型號為消費者所追捧,市場反應熱烈,為春節消費市場注入一股強大暖流。這不但有助于拉動消費,也會通過需求對供給的牽引作用,促進生產端創造新的增量,從而有助于盤活整個經濟,放大假日經濟的溢出效應。
此外,隨著去年年底我國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有力帶動了入境游持續火熱。蛇年春節期間,更多外籍人士入境暢游中國,領略首個“非遺版”春節的獨特魅力,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過境免簽政策帶來的“旅游+”效應,既生動展示了新時代中國形象,也進一步熱絡了春節文旅消費市場,實現了游客、商家等多方的共贏。
為迎接這一波春節消費浪潮,各地也紛紛出臺促消費政策措施,歡歡喜喜迎接蛇年春節。發放惠民觀影券及冰雪消費券,聯合廠家、商家和電商平臺舉辦年貨會,舉辦各具特色、形式多樣的民俗廟會……通過推出消費券、票價優惠、消費滿減、折扣套餐等舉措,給消費者帶來實實在在的福利,滿足不同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和品質化的消費需求,充分展現傳統佳節的魅力和活力,也助燃了春節消費市場的火爆,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添柴加火。
惠民生、促消費、增后勁,在一系列促消費政策措施的推動下,春節消費市場“熱浪滾滾”,營造著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激發假日經濟活力。這再次有力表明,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著力提振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多措并舉加快釋放超大規模市場的巨大消費潛力,將給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注入澎湃動力,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