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劉思源(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財經大學基地研究員)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抓好“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等重點工作。加快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對于提升產業煥新質量、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進而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天津現代化大都市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優化科技創新環境
促進重要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是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前提,必須優化科技創新環境,提升制度、服務、文化等支撐科技創新的質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通過市場需求引導創新資源有效配置,形成推進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首先,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堅持“四個面向”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基礎研究領域、交叉前沿領域和重點領域科技創新投入,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發展;優化對海河實驗室等重要科技研發平臺的支持政策,賦予科技工作者更多科研經費使用和成果轉化收益分配自主權;健全科技金融體制,利用財政資金引導社會資本重點支持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的實施以及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鼓勵科技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其次,促進科技服務業發展。持續完善政務、科創、金融、知識產權等全鏈條服務,推動金融與全產業鏈深度協同,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在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中做優增量。促進科技金融提質增效,加快引育優質天使基金、創投基金、并購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創新創業資本,建立和完善全周期科技創新基金投資體系;做大做強設計服務,大力發展工程設計服務,積極布局創意設計服務;大力發展研究開發和科技中介服務,重點引育專業化的創業孵化、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等科技中介服務,面向智能科技、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布局一批中試驗證平臺,高標準建設天開園載體平臺,推出一批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的重要科技創新成果;積極發展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支持檢驗檢測與認證一體化發展,鼓勵機構布局“數字+檢驗檢測”新業態。最后,營造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良好環境,使崇尚科學、追求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工匠精神,形成尊重科學、重視人才、勇于創新的良好氛圍。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整個鏈條中處于關鍵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營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首先,支持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完善科技型企業培育體系,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等關鍵領域,加強資金和政策供給,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由科技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其次,提升科技型企業成果轉化能力。以重大科技任務征集、科技項目申報、“揭榜掛帥”命題等形式支持和引導企業主體參與重大科技項目,鼓勵企業與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重要科技創新平臺開展聯合研發,支持企業建設概念驗證平臺并開展創新成果轉化服務;向重點領域的創新成果轉化提供更多資金和政策支持。再次,優化科技型企業創新服務體系。健全對科技型企業孵化器等平臺的績效考核機制,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大型科研儀器設施共享機制,促進產學研一體化深度發展;通過舉辦創新大賽、成果展示交流會等活動努力消除科技成果轉化市場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對稱問題,支持專家參與科技創新決策,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向企業選派科技特派員開展合作研發活動。最后,促進科技型企業參與區域協同創新。推進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天津中心建設,與京津冀科研機構聯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組織承接北京優秀科技創新成果項目;支持天津企業深度參與京津冀協同創新,同北京、河北科技創新主體協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
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
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本質上是科技供給與市場需求匹配的過程。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通過加強高校和科研院所創新能力、引育高水平科技研究團隊和研發平臺、健全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和繁榮技術交易活動等舉措,能夠顯著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效能提升。首先,加強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創新水平和研究能力。支持和引導高校、科研院所集中力量開展應用導向的基礎研究和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增強科技成果轉化意識、完善科技成果研發與轉化激勵機制,建設高水平科技研發實驗室、推動國家級創新平臺提質、增效、擴容。其次,積極培育和引進高水平研究團隊。推動天津優質科技資源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一批高水平研究團隊和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積極吸引北京重要科技力量和創新主體來津發展,推進“北京研發、天津轉化”。再次,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從審查授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行業自律等環節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通過完善保護制度、加強知識產權誠信體系建設等措施,不斷強化知識產權的全鏈條保護。最后,規范和繁榮技術交易活動。用好政府和市場兩種資源兩種力量,促進科技創新供需匹配、順暢對接,強化技術合作和市場交易的信息共享和要素保障,促進自主攻關產品的推廣應用和迭代升級,不斷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本文為天津社科規劃項目TJKSQN20-005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