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賈艷慧(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社科院基地研究員)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天津市推動文化傳承發展工作會議暨全市旅游發展大會指出,在加強文旅深度融合上見行見效,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特色鮮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作為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文旅資源豐富、商業發展環境優勢明顯的城市,天津具備加速文商旅融合發展的優越條件。要搶抓重大機遇,堅持“以文塑旅、以旅興商、以商促文”,加快推進文商旅融合發展,進一步激發城市消費新活力。
建設新型消費載體 打造文商旅聯動新地標
新型消費載體為文商旅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發展平臺。要以加強新型消費載體建設為抓手,打造蘊含天津歷史記憶、文化脈絡和地方特點的文商旅聯動新地標,推動商業街區景區化,促進消費新業態加快發展。
積極建設文商旅特色消費街區。圍繞金街等重點商圈,深挖文商旅融合發展潛力,依據各自特色因地制宜引入非遺民俗表演、虛擬現實展示等活動,打造業態豐富、主題突出、文旅融合且錯位發展的新型消費地標。支持勸業場等傳統百貨店順應差異化、個性化消費趨勢,轉型為集主題餐飲、非遺展示、研學體驗、文化演藝等多種業態于一體的文商旅綜合體。依托天津口岸貿易優勢,加快市內免稅店落地運營,在重點商圈布局更多保稅商品展銷中心,讓“買全球、賣全球”更便利,打造文商旅融合的國際化一流購物環境。
加快培育國潮品牌集聚區。圍繞重點商圈,積極引進特色鮮明的國潮品牌、老字號品牌的旗艦店、品牌店、首店和體驗店,打造國潮商品的首發區和集聚區。依托天津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底蘊和資源優勢,在重點商圈建設中醫藥文化展示體驗店,設計獨具特色的中醫藥國潮文創商品,發展“時尚中藥”,培育“中醫藥+”系列產品,推動天津中醫藥文化與旅游、商業的深度融合,提升“津沽中醫名片”的品牌知名度。支持更多津門老字號企業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與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潮流相結合,不斷創新產品服務、營銷策略,增強消費者對國潮品牌的認同感。
持續打造地標性夜間消費集群。依托意式風情區、五大道等街區,通過延長營業時間、豐富夜間活動,打造一批集美食、休閑、商業等項目于一體的夜間消費載體品牌。依托海河風光帶,進一步提升海河夜間旅游品質,深度融合運河文化、戲曲文化、飲食文化、洋樓文化等,打造具有全國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特色化、高品質夜間消費品牌。在主要夜間經濟聚集區,引入歌舞劇、相聲等,打造文創夜市、商圈夜市、美食夜市、娛樂夜市等夜間消費打卡地,建設具有煙火氣、天津味的地標性夜間經濟聚集區,點亮夜間文旅消費業態,構建“24小時活力街區”。
完善文商旅產品體系 塑造新型消費亮點
完善旅游產品體系是文商旅融合的基礎。應以地方文化特色為靈魂,以特色旅游資源為載體,推動文商旅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圍繞打造沉浸式消費體驗場景,推出周末“微旅游”品牌,持續完善獨具天津特色的旅游產品體系,拓展消費新場景。
拓展“文商旅+”產品。充分挖掘天津海河文化、演藝文化、美食文化和中醫文化等特色優勢文化資源,推動其與旅游、商業等深度融合,打造多元化的消費旅游線路,豐富產品供給,培育新的消費場景。支持商業綜合體引入健身、劇場、醫美等服務業態,培育新的消費模式。利用演藝等大流量帶動作用,支持商場開辟“演藝新空間”,引進國內外知名的高品質的演出等活動,打造“文商旅+演出”“文商旅+音樂”“文商旅+展覽”等產品。借助天津傳統戲曲、手工技藝、醫藥和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優勢,鼓勵重點商圈增加非遺體驗和展覽等活動,推動“文商旅+非遺”等融合發展。
打造沉浸式消費體驗場景。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鼓勵沉浸體驗、劇本娛樂、數字藝術、線上演播等新業態發展。要發揮天津文旅資源等優勢,充分利用博物館、劇院、景區、商業街區等載體,拓展新技術的應用領域,打造更多沉浸式演藝、娛樂、購物等數字消費新場景。以海河沿岸為載體,建設沉浸式互動區,通過燈光秀展示天津故事和歷史文化,推出沉浸式夜游產品,推動夜間文旅產品創新升級,增加夜游的吸引力和深度。
打造周末“微旅游”品牌。近年來,周邊游、周末游等“微度假”興起,要順應“微度假”發展趨勢,加大天津特色購物、主題娛樂、休閑度假及非遺體驗等文商旅資源整合力度,推出“微度假”旅游特色路線和產品,打造京津冀地區“微度假”旅游目的地,進一步增強全市文商旅消費市場活力。提升天津一日游等多種主題旅游線路品質,擴大天津旅游品牌知名度。建設“天津微度假品牌館”,推介“天津微度假”的旅游資源、特色住宿、促銷活動以及精品線路等信息,塑造“天津微度假”品牌形象。
健全支持政策體系 強化文商旅融合發展保障
要健全政策支持與引導機制以及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加速文商旅產業要素聚合,為文商旅融合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智力支撐,激發文商旅的創新融合發展活力。
健全政策支持與引導機制。要加強對文商旅融合發展的統籌規劃,推動各方資源整合,加強重點項目和重大活動的協調,優化相關產業空間布局。支持文商旅企業與多層次資本市場有效對接,推進各類政策性引導基金聯合社會資本,加大對文商旅融合項目投資力度。鼓勵結合實際情況設計文商旅聯動促消費基金,支持聯合促銷活動項目,推出景區門票免減、酒店住宿折扣、文旅消費券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創新人才培育與引進機制。鼓勵文商旅企業聯合高校合作建立專業人才實踐基地,探索“理論+實踐+名師帶徒”人才培養模式,深化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依托重大人才建設項目,培養一批文商旅領域的復合型、科技型人才,助力新型業態的發展。參照系列人才政策,完善人才引進機制,重點引進產業急需人才、領軍人才及創新團隊,提供房租優惠、住房補貼等政策支持,并加大對高精尖人才的褒獎力度,吸引更多的文商旅人才落戶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