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張曉靜(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高級經濟師);李輝(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研究員)
當前,人工智能作為引領科技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各個領域,深刻改變著人們生產、生活方式,并釋放出巨大的技術紅利,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力量。
然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現,其復雜效應也不斷顯現,給金融、經貿往來及技術網絡信息等領域帶來潛在安全風險。現有人工智能人才的培養主要聚焦于技術層面,對人工智能的安全意識和應對能力重視不夠。這導致人工智能人才在處理復雜安全問題時,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識和技能,難以有效防范和應對風險。在當前國內外復雜環境下,只有加強人工智能安全領域的人才培養,構建完善的人工智能安全防護體系,才能保障人工智能技術健康發展和經濟社會的安全穩定。建議從以下三方面著手,加強人工智能安全領域人才培養。
優化教育體系,加強學科建設
強化人工智能安全領域的人才培養,核心在于通過優化教育體系,及時將最新的技術和知識納入教學內容。加強學科建設,使人才培養緊跟技術發展前沿,更好滿足日益復雜的人工智能安全需求。
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機構應增設聚焦人工智能安全領域的專業及課程體系,培育融合人工智能技術與安全防護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課程應廣泛覆蓋以下內容: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與技術原理、系統學習安全風險評估方法論、實戰演練漏洞探測與修復技術,以及對安全攻防策略與技術的前沿探索等。通過全面深入的課程體系學習,學生在打牢理論基礎的同時,還能掌握安全風險識別、評估與應對等關鍵實操技能,從容應對未來人工智能安全領域的復雜挑戰。
另一方面,建立人工智能安全實驗室或創新中心等平臺。此類平臺不僅為學生提供一流的實踐環境和資源保障,還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提高人工智能安全實操能力。同時,平臺可積極引進人工智能行業資深專家和學者,通過定期舉辦講座與提供個性化指導,使學生能夠緊跟人工智能安全技術的最新進展,洞悉未來發展趨勢,拓寬知識視野,激發創新思維。
加強產教融合,協同培養人才
人工智能安全領域強調實踐與創新并重,產業界需要不斷進行技術迭代和知識更新,以應對新的安全威脅,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研究成果能夠為產業提供最新的技術思路和方法。雙方緊密合作能夠推動人工智能安全技術的創新和應用,聯合培養的人才能緊跟技術發展前沿,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方面,從國家層面出發,確保政策與資金的支持。首先應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通過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及網絡平臺的緊密合作,聚焦安全技術攻關與核心問題,并充分發揮人才的核心作用。明確政策導向,提供激勵措施,如確立人工智能安全在產學研融合中的關鍵地位,鼓勵人員流動與合作。同時,設立人工智能安全產學研融合專項基金,用于支持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間的項目合作和課題聯合研發。其次,成立人工智能安全人才培養聯盟,構建完善的產教融合評價與監督機制,通過組織專題會議、研討會和論壇等形式,加強人工智能安全人才培養經驗、存在問題和解決方案等方面的交流,共同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組織定期對合作效果進行全面、客觀、公正的評估,從人工智能安全人才培養質量、產業對接效果、技術創新成果等多個維度進行量化分析和質性評價,確保合作項目精準對接產業需求,實現人工智能安全人才培養與產業創新的雙重目標。
另一方面,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合作共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安全人才培養生態系統。企業應積極參與教育機構的課程設置、教學計劃以及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通過組織人工智能安全競賽、漏洞挖掘挑戰等高水平實踐活動,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與創新潛能,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無縫對接。在此過程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其具備敏銳的問題觀察力與深刻的分析能力,引導其學會獨立思考,勇于提出新穎獨到的解決方案。要系統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使其在人工智能安全領域具備出色的應對能力和前瞻性視野。相應地,高校與職業院校則需緊密圍繞企業的實際需求,靈活調整教學內容與培養目標,確保輸出的人工智能安全領域人才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滿足行業發展的高標準要求。
完善人才評價,強化激勵協同
人工智能安全領域技術迅速迭代,亟須專業化人才不斷創新應對新挑戰。要完善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提升人才滿意度與創造力。
一方面,需要構建一個科學、全面且客觀的人工智能安全人才評價體系。該體系應涵蓋多個方面,如應對各種復雜安全挑戰的實踐技能,擁有人工智能安全領域的深厚知識儲備與研究基礎,在面對持續演變的安全挑戰時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等,從而全面體現人才的實際能力與貢獻。同時,建立專業人才檔案,對人工智能安全人才的職業發展進行長期跟蹤,記錄其在不同階段的工作成果、培訓經歷、技能提升情況等,通過定期收集人才在企業中的項目貢獻、獲得的專業認證等信息,不斷提升評價結果。此外,考核評價機制需要及時關注行業動態,如新技術、新的安全法規政策等,相應地調整考核評價內容和標準,確保考核評價機制與時俱進。
另一方面,應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為人工智能安全人才提供豐厚的待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通過設立人工智能安全人才專項獎勵基金,對在人工智能安全領域作出重大貢獻和取得突出成果的人才進行表彰和獎勵。設立與工作績效緊密掛鉤的獎金制度,績效指標可以包括安全漏洞發現數量、成功防御攻擊的次數、安全項目的完成質量等。設計明確的職業晉升路徑,如從初級安全分析師到高級安全工程師、安全架構師、安全主管等不同層級,都有相應的技能要求、工作責任和薪資范圍。建立完善的內外部培訓體系,加強行業交流和合作,提供豐富的職業發展機會和晉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