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以下簡稱“表彰大會”)舉行。這是首次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開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表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務。
“共同”這個關鍵詞,貫穿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吹響嘹亮的號角——
各族人民都有一個共同家園,就是中國;都有一個共同身份,就是中華民族;都有一個共同名字,就是中國人;都有一個共同夢想,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加強民族團結,關鍵在于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全體中華兒女心向一處、力聚一方,必將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
▲12月27日下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事跡報告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圖片來源:中國民族報“道中華”平臺)
“記著總書記的話,繼續加油干?!比齻€月來,受表彰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個人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在走在前做示范中彰顯擔當貢獻力量,引領帶動各領域各區域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12月27日下午,8位今年受表彰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個人代表,再一次來到人民大會堂,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講述奮斗事跡,暢談貫徹落實。
▲12月27日下午,8位今年受表彰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個人代表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事跡報告會上合影。(圖片來源:中國民族報“道中華”平臺)
模范事跡聯通現實和未來,更聯通在場每一個人的情感和信念。
榜樣精神在傳承,奮進力量在凝聚。
意志愈發堅定——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勠力同心、拼搏進取,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不懈奮斗!
一、實踐中凝聚共識,共同堅守精神坐標
2000年8月6日,保定師范??茖W校畢業的15個年輕人,用5天時間來到了因偏僻而被稱為“天邊小城”的新疆且末縣。
24年來,他們在這個“睜眼是沙,閉眼是沙”的地方扎根,與當地各族人民結下了深厚情誼,大家親切地叫他們“大風刮不走的老師”。
▲15人合影。(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當年稚嫩的年輕人如今都已成了學校的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這些年,他們被稱作“河北保定學院且末支教服務隊”,獲得了許多榮譽,各類媒體的報道不計其數。然而,從他們身上,記者看到的是清醒和謙遜。
服務隊成員李桂枝一直以“沙”作為微信名。當被問到有何深意時,她說:“我就是一粒普通的沙子,平凡得就像塔克拉瑪干的一粒沙。如同許多默默建設新疆的人一樣,沒什么特別的?!?/p>
既是此身許塞外,如紅柳,似白楊。這15個年輕人,更像是15粒種子,撒在了且末,沙塵暴刮不走他們,孤寂的生活環境嚇不退他們,他們的青春化作千頃綠洲,陪伴且末的孩子們成長、成熟、成才。
▲12月27日下午,李桂枝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事跡報告會上匯報。(圖片來源:中國民族報“道中華”平臺)
教育是什么呢?這是李桂枝經常思考的問題?!耙郧拔揖拖雽W生把分考高,現在明白了,思想比學習更重要,就是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即便他們不耀眼,只要靠著自己的雙手生活,就是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她說。
同各族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國一道前進,是當代中國青年的正確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對口支援工作。各支援省市的無私援助為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一批批對口支援干部人才踏上邊疆熱土,用實際行動詮釋使命與榮光。
有些事,明知艱難,依然想做,依然要做。這是李桂枝的選擇,也是“老哨兵”凌尚前的選擇——
43年來,1萬多個日日夜夜,11塊界碑,累計走過的巡邏路超過了3次二萬五千里長征,穿壞了300多雙解放鞋……凌尚前和廣西那坡縣天池國防民兵哨所哨兵們守護的不僅是8公里邊境線,更是國家的尊嚴。
▲凌尚前開心地介紹如今哨所的環境設施。(圖片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守國門就是守家門,自己的家園,你不守我不守,誰來守?”43年間,天池國防民兵哨所的哨員換了一茬又一茬,而凌尚前就像佇立在邊境線上的一塊界碑,“只要祖國需要,我就一直守下去”。
如今,天池國防民兵哨所已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除日常的巡邏值守外,凌尚前還多了一個身份:國防教育宣講員。
▲12月27日下午,凌尚前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事跡報告會上匯報。(圖片來源:中國民族報“道中華”平臺)
開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回到家鄉后,凌尚前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貫徹表彰大會精神,為干部群眾講述戍邊故事,把守護各民族共同家園的信念傳遞給更多人……
云南怒江大峽谷深處,山路蜿蜒陡峭,江水波濤洶涌??嬷喊椎姆及T著一輛墨綠色的摩托車,馱著裝滿郵件的郵包穿行其中,是郵遞員桑南才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
▲桑南才騎著摩托車行走在郵路上。(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桑南才是中國郵政集團云南省怒江州分公司瀘水市稱桿鄉郵政所所長,名為所長,實則是個“光桿司令”。
1988年,17歲的桑南才被鄉郵電局錄用,這一干,就是36年。
一人、一所、一車,這些年來,桑南才投遞100余萬份郵件,沒有延誤過一個郵班,沒有丟失過一封郵件,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托厄哈扒”(傈僳語意為“送信人”)。
▲桑南才和妻子整理快遞。怒江州委宣傳部 供圖
這“一個人的峽谷郵路”,架起了深山各族群眾與外界的橋梁。“到村寨投遞之余,稱桿鄉的各民族兄弟姐妹總喜歡和我聊天,聽我講黨的民族政策、國家時政要聞、惠農政策。只要是對村民有用的,我都會積極學習、講給他們聽。老鄉們都說我是‘黨派來的親人’?!鄙D喜抛院赖卣f?!?/p>
此次進京接受表彰,桑南才既感到激動萬分,又備受鼓舞、無比自豪,“作為一名普通的鄉村郵遞員,我只是努力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沒想到黨和國家給了我這么高的榮譽,習近平總書記還親自給我頒獎,并表示親切慰問?!?/p>
▲12月27日下午,桑南才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事跡報告會上匯報。(圖片來源:中國民族報“道中華”平臺)
回鄉后,桑南才盡心盡力宣講表彰大會精神多達28次,“大家信任我,我更要做好民族團結的橋梁和紐帶,和怒江州的各族同胞一道,一心向黨,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牢記心間、融入血液,共守祖國疆土、共建美好家園,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越開越絢爛?!?/p>
在我國2.2萬多公里的陸地邊境線上,有一群人默默堅守,夯筑起愛國守邊的堅固長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守邊人”。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無數“守邊人”用實際行動,展現著“強邊固防有我,請黨和人民放心”的忠誠和擔當,踐行著“有國才有家,守好邊就是守好家”的承諾與使命。
團結一心,實干興邦。中華各族兒女擰成一股繩,堅定地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鏗鏘有力、行穩致遠。各領域各行業涌現出的一系列卓越成就,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高質量發展的脈動,也將不斷激勵著各族兒女攜手共奮斗。
二、鑄魂育人共同成長,矢志不移維護民族團結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從娃娃抓起。
到偏遠地區,為家長們傳道授業,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圩?,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這是湖南省益陽市關愛兒童協會會長王建平給自己的任務。
▲王建平在公益講座現場。(圖片來源:三湘都市報)
從2013年開始,王建平帶著家庭教育公益講座走進56個民族群眾中間,這一走就是11年。從祖國北疆到西南邊陲,從雪域高原到山村鄉野,行程10萬多里——
送家教。她通過鉆研先進的家教理念,精選中華優秀家風故事和家規家訓,把愛黨愛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種子深深地種在各族群眾的心里。
做家人。2019年,她發起“123”公益扶助項目,呼吁更多人一起,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匯聚力量。
建家園。11年來,她親身參與、切身感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見證他們奮力譜寫建設美麗家園的壯麗篇章,與各族同胞結下深厚情誼。
▲12月27日下午,王建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事跡報告會上匯報。(圖片來源:中國民族報“道中華”平臺)
常態化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是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持續強化黨員干部理論武裝,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印保苿又腥A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各族群眾心田……在有形有感有效開展“鑄牢”教育的奮進之路上,涌現出一批批勇于擔當、善于作為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個人,他們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系統性宣傳引導,使“五個共同”“四個與共”“五個認同”理念深入人心,凝聚起奮力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如何增強民族地區自我造血能力,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特色醫學中心對口幫扶西藏察隅縣人民醫院醫療隊(以下簡稱“醫療隊”)有著豐富經驗。
▲醫療隊為西藏群眾診療。(資料圖)
多年來,空軍特色醫學中心不僅先后派出200余名醫療骨干支援西藏,還始終堅持幫帶技術、幫建學科、幫助培訓業務骨干,為藏族群眾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
醫療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關鍵還是要激發內生動力。
察隅縣人民醫院口腔科醫生央青感激道:“不管是在察隅手把手地教,還是我到北京進修學習,老師們都是傾囊相授,讓我的技術突飛猛進?!?/p>
前不久,一個消息從北京傳來——醫療隊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這讓剛剛抵達察隅縣的第26批醫療隊隊員倍感振奮。
一聲聲親切的“金珠瑪米”(藏語意為“解放軍”),是醫療隊前進的動力。幫扶期間,醫療隊還主動融入當地衛生建設體系,積極培訓帶教縣域基層衛生人員,堅定護佑藏族同胞健康,維護民族團結穩定。
▲12月27日下午,王向榮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事跡報告會上匯報。(圖片來源:中國民族報“道中華”平臺)
“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人民軍隊將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像糌粑團一樣緊緊粘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讓民族團結的格?;ㄔ谘┯蚋咴利惥`放。”醫療隊代表王向榮說。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在河南這片文化深厚的土地上,傳頌著許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作為主流媒體,河南廣播電視臺衛星頻道多年來根植中原文化沃土,自覺擔當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光榮使命,主動融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創作理念。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進一步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斷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持續增強各族群眾的中華文化認同。
▲《唐宮夜宴》拍攝現場。(圖片來源:河南電視臺官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者”、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的“精彩講述者”、各族群眾昂揚奮進的“忠實記錄者”、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有力推動者”,“我們轉換四種角色,創作出《唐宮夜宴》《白衣執甲》等一部部具有中國特色、時代氣象的精品佳作,喚起各族群眾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為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貢獻力量。”河南廣播電視臺衛星頻道代表關楓介紹。
▲12月27日下午,關楓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事跡報告會上匯報。(圖片來源:中國民族報“道中華”平臺)
從抒寫時代之變、人民之聲的文藝工作者,到深耕中華文明探源研究的“考古人”,到創新講好中華文化故事的“文博創客”……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受表彰的模范集體和個人來自各行各業,卻都以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之勢,讓各族群眾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增進中華文化認同,畫出民族團結進步的最大同心圓,推動各族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創美好未來。
在各界齊心協力的奮進征程中,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碩果已掛滿枝頭。城鎮街巷,民俗活動熱鬧非凡,激情交織碰撞,奏響團結奮進新曲;校園里,非遺技藝、歷史典故融入日常,為青春心靈注入文化基因。不懈奔赴,持續深耕,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必將枝繁葉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三、手拉手共同努力奮斗,扎根基層做好平凡事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進各民族人口流動融居,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創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
城市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族群眾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場域,寄托著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來,城市各級單位和部門不斷提升民族事務治理能力,努力為各族群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涌現出一個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和集體。上海地鐵第一運營有限公司人民廣場站車站站長熊熊,便是其中之一。
▲熊熊在車站為乘客指路。(圖片來源:青年報數字報刊)
有人可能會好奇,一名基層地鐵站長是如何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
見面時,熊熊回答了記者心中的疑惑。她說,今年以來,她和團隊積極打造“民族團結號”文化列車,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念在日均100萬人次以上的地鐵車廂內潛移默化傳播,讓中華民族共同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脈相連、不可分割”的信念牢固樹立。
每日人流涌動的地鐵站臺,在熊熊和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成為了宣傳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陣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平臺。
旗幟是一代一代人扛起來的。2018年起,熊熊開始積極參與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相關工作。作為一名少數民族黨員、一名基層的黨支部書記,她組建車站“四長聯動”隊伍,為來滬工作、學習、旅行以及居住在上海的各族人民提供優質服務,不斷拓寬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實踐路徑,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12月27日下午,熊熊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事跡報告會上匯報。(圖片來源:中國民族報“道中華”平臺)
“能赴京參加表彰大會,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的內心充滿著激動和自豪?!被貞浧疬@場盛會,熊熊仍倍感榮幸。她說,未來將繼續把小小的地鐵車票當作請柬,用服務溫暖來自五湖四海的每一位乘客。
“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沒想到能收獲這么多榮譽。我會繼續努力,為民族團結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闭劶矮@表彰感想時,1996年出生的維吾爾族青年玉蘇普江·艾比布拉如是說。
如今,在新疆墨玉縣奎牙鎮玉泉村,玉蘇普江·艾比布拉已是聲名遠揚。他在湖北荊州自主創業的生活和“二天救三人”的故事廣為傳播,他的勇敢、善良被許多人稱道。
▲為表達感激,獲救的家長為玉蘇普江(右)送來一面寫著“見義勇為英雄 民族團結典范”的錦旗。(圖片來源:新華網)
從小生活在多民族聚居的新疆,長大后又多年在內地務工,玉蘇普江·艾比布拉對民族團結有切身體會。
這些年,他積極回饋社會、奉獻愛心,投身社會公益事業,用實際行動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擔任鄂疆兩地“招商宣傳大使”,一邊鼓勵鄉親們走出新疆務工、勤勞致富,一邊宣傳大美新疆、為家鄉招商代言;遇到想跟他一樣開燒烤店的,毫無保留地教對方技藝,并幫忙找合適的鋪位……在玉蘇普江·艾比布拉的激勵下,墨玉縣越來越多的鄉親們走出家鄉,來到湖北創業就業。
▲12月27日下午,玉蘇普江·艾比布拉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事跡報告會上匯報。(圖片來源:中國民族報“道中華”平臺)
“我要把榮譽當起點,用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展現全國模范的風采,積極傳遞民族團結正能量,永遠做新時代民族團結的好巴郎。”玉蘇普江·艾比布拉說。
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各民族實現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共同繁榮,是中華民族永葆青春活力的密碼。
從以奮進之姿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到借助對口幫扶加快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各民族共同富裕,再到以實干擔當推動“鑄牢”教育有形有感有效……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也同樣能夠共同創造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如今,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只為一個共同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一個多小時的報告會,全場響起幾十次掌聲,臺下不時有觀眾抹淚。
這場報告會由國家民委“道中華”文宣平臺微信視頻號獨家播出,在線觀看人次達到103.7萬,點贊254.4萬,評論11.5萬條。
直播平臺上,網友們也紛紛寫下自己的感言:
“我也曾在新疆工作過很多年,當年的條件很艱苦,可是奮斗的日子永生難忘?!?/p>
“鄉村教師、大山里的郵遞員、邊境上的巡邊員在國家最高殿堂演講,這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才有的現象!”
“最美的笑容是充滿愛心和團結的笑容!”
“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事跡報告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p>
“五十六個民族大團結萬歲!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
“錨定共同任務,同心共同奮斗,實現共同夢想。”
“我是一名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今后我要發揮模范作用,為人民服務!”
“五十六個民族大團結萬歲!我愛祖國,祖國萬歲!”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務,每一個人當如何完成?
相信每個人的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篤定的答案。
?
監制 | 閆 永 肖靜芳
審核 | 清 風
統籌 | 王彥龍
責編| 許玲玉
制作 | 郭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