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張太原(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只有投票的權利而沒有廣泛參與的權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后就進入休眠期,這樣的民主是形式主義的。”顯然這是有鮮明針對性的。他進而提出:“一個國家民主不民主,關鍵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當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沒有投票權,更要看人民有沒有廣泛參與權;要看人民在選舉過程中得到了什么口頭許諾,更要看選舉后這些承諾實現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規定了什么樣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規則,更要看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執行;要看權力運行規則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權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監督和制約。”“四個要看、四個更要看”集中體現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關于民主政治的價值立場和評價標準。
中國共產黨正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結合中國傳統智慧,吸收西方有益經驗,用理論和實踐率先開創出一種嶄新的個人與社會治理主體的依存關系。西方民主制度實際上是一種治理制度,與人類普遍崇尚的自由并沒有必然聯系。自由和發展既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和權利,也是檢驗政權和制度優劣的根本標準。如果中國共產黨能夠在集中統一的領導制度之下,進一步實施和呈現馬克思所講的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不但能引領價值趨向、凝聚人心,而且能改變西方對自身民主的認知。中國傳統政治文明的精髓是知識精英治國,世界現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是民主選舉,這兩種做法可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日益結合起來。
一方面“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就要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
一方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目前在中國已形成比較健全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今后仍將會不斷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全面發展協商民主,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和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積極發展基層民主,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群眾自治機制,完善基層直接民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
當前,世界之變、歷史之變、時代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既取決于各國人民的抉擇,亦取決于一些先進國家能否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可資借鑒的智慧和方案。全過程人民民主正在日益凸顯它的優勢:一方面在于能夠以才大德高之士擔當治理國家的大任,以確保社會發展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另一方面又在于保持領導者與人民的密切聯系并為人民謀利益,以確保人民的支持和擁護。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行和進展,將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新的動力,使中華文明展現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從而推動中國創造出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上的更大奇跡,并以此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大力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民主不是一種定制的產品,全世界都一個模式、一個規格”,“我們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開創世界各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讓世界文明百花園姹紫嫣紅、生機盎然”。“全過程人民民主”應該是“世界文明百花園”中亮麗的民主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