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在當今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提升國家整體創新能力已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基石。提升國家整體創新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高校、企業和人才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形成創新驅動發展的強大合力。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提升國家整體創新能力”主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需要高校不斷提升科技支撐力
高校作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匯點,作為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有條件也有責任不斷提升科技支撐力,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自身貢獻。廣西師范大學黨委書記賀祖斌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高校要加快提升科技支撐力,需要從戰略、制度、人才等方面多管齊下。在戰略上要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堅持系統觀念,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不斷提升高校科研創新的策源能力;優化教育布局,科學合理調整優化專業資源配置;強化校企科研合作,完善技術轉移服務體系,促進專利技術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在制度上要持續推進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堅持以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完善科研評價體系,深化科技經費分配和管理使用機制改革,完善和優化基礎科學研究支持體系,探索建立長期穩定的國際學術交流機制。在人才隊伍上要引育高水平科研領軍人才與創新團隊,加大對青年教師的政策性扶持、科研能力培養和科研業務支持力度,形成科教協同和產學研協同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詳情
把握重點方向提升科技創新體系競爭力
新形勢下,科技創新活動不斷突破地域、組織、技術的界限,演化為創新體系的競爭。中共上海市委黨校領導科學教研部副教授李婷玉在《解放日報》撰文指出,當前在宏觀、中觀、微觀層面,依然存在一些制約科技創新體系競爭力提升的因素。宏觀層面需警惕兩個誤區:一是急功近利,迫切想實現“彎道超車”;二是過度焦慮,被動應戰。要以問題為導向,平衡國家急迫需求和長遠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關鍵領域,不斷開辟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避免自亂陣腳,避免喪失戰略主動權。在中觀層面,當前,科研經費、項目、基地、設施、人才、數據等創新資源存在協同規劃不夠、相互銜接不足等問題,尚未形成科技創新資源一體化高效配置格局。新形勢下,必須做好“三個分工”和“一個加強”,即政府和市場的分工、中央各部門之間的功能性分工、中央和地方的分工以及加強黨對科技工作的領導。還應看到,多層次科技創新體系的功能存在一定的交叉重疊。有必要弘揚合作、協商、參與的現代理念,實現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參與各方長期共贏。在微觀層面,近年來,科研人員在項目申報、過程管理和結果評價上花費的精力越來越多,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浮躁的科研氛圍。新形勢下,要真正建立以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提升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改革力度和效果。詳情
發揮國有企業創新核心主體優勢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
國有企業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核心主體、我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國家隊、現代產業鏈的“鏈長”,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是其加快成為國家戰略科技核心力量、積極主動履行科技自立自強使命擔當的要求。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錢愛戴在《科技日報》撰文指出,面對國有企業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的不足,未來既要從制度機制設計入手,完善多元化支持體系,也要加大國有企業改革力度,加快破解制約創新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問題。提升國有企業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水平,可從以下六個方面著手:一是強化原創技術供給,加強基礎研究和前瞻性研究,解決產業發展前沿性問題。二是創新研發組織模式,布局實施跨領域科研項目,探索以價值創造為主的評價機制,以數字化工具、數字化平臺等先進技術手段改造研發環節、提升研發效率、降低研發成本。三是加大多元化金融支持,根據原創技術策源地的需求和特點,建立分類分級的金融服務,提供更為靈活的融資渠道和資源支持。四是完善技術評價機制,推動人才高地建設,造就一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站在國際前沿、引領技術發展、具備較強創新能力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隊伍。五是促進原創成果轉化,加快健全完善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對接機制,聚焦重要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培育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的高價值專利,注重在原創技術開發過程中將更多成果轉化為行業標準。六是推進國際創新合作,鼓勵國有企業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以全球化的視野加強自主創新,支持行業領軍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提升國有企業科技創新國際化水平。詳情
科技人才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勞動者隊伍的主力軍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科技人才是勞動者隊伍的主力軍。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充分釋放科技人才活力,提高科技人才素質。中國工程院院士叢斌在《光明日報》撰文指出,當今時代,越來越多的科技人才具備更高的視野、知識、能力,是能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人才和熟練掌握新質生產資料的應用型人才,是能夠充分利用現代技術、現代高端先進設備并且知識快速迭代的創新型人才。在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發展和完善勞動者能力。勞動者能力要素的提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認識論上必須明確,人才特別是創新人才、戰略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在國際競爭中形成人才比較優勢的必要條件;二是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要不斷提升勞動者就業能力,形成一支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的勞動者隊伍。必須做好對科技人才的建設和培養工作,同時加強對科技人才的關心、關愛,為他們營造寬松、和諧、自由探索的工作環境和社會環境,使他們盡情釋放創新活力。廣大科技工作者要進一步增強科教興國強國的抱負,擔當起科技創新的重任,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詳情
(光明網記者徐倩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