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推動文化發展,建設文化強國,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文化強國建設”主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以文化自信筑牢文化強國之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是中華文明傳承延續的精神基因,也是中華文明不斷發展的深層動因。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副部長段妍在《中國教育報》撰文指出,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必然要求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題中之義。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遵循時代特點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進行深度挖掘和現代詮釋,對其形式進行創新發展和多樣呈現,切實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興盛,歸根到底在于中國經濟社會的長足發展。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和價值指向,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提供了思想保證和精神力量,助推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順利前進。新時代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離不開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興盛和堅定的文化自信。從本質上講,建設文化強國與新的文化使命是內在統一的過程,新的文化使命體現新的目標任務,只有大力推進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才能以堅定的文化自信不斷提振民族精神,這也是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題中應有之義。詳情
肩負新時代的文化使命,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
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因子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是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途徑。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楊洪源在《學習時報》撰文指出,把握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的主體、前提、過程、結果,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肩負新時代的文化使命,為實現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而不懈奮斗。孕育于中華文明發展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的一個基本前提是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另一個基本前提是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中國共產黨在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來發揚光大中華文明的同時,也將自身的文化主體性建立在中華文明的深厚根基上,建立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基礎上。在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中國大地上建立起文化主體性,造就出一個新的文化生命體,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開創了人類文明新形態。詳情
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性
社會主義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是人民群眾實踐創造的文化。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張軍在《光明日報》撰文指出,馬克思主義是為人民立言、為人民代言的理論,強調“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決定歷史發展的是“行動著的群眾”。人民群眾的實踐具有鮮明的主體性、歷史性和開放性特征,由此決定了文化建設必須做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文化建設的主體性,就是堅持人民是文化創造的主體、文化評價的主體、文化享有的主體的根本立場;二是堅持文化建設的歷史性,堅持人民群眾文化實踐的歷史自覺、歷史自信和歷史主動;三是堅持文化建設的開放性,秉持開放包容,在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中,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鑒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始終堅持文化建設著眼于人、落腳于人,應充分發揮文化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強能提質的重要作用,涵養全民族昂揚奮發的精神氣質,把“育新人”作為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使命任務。詳情
在數字空間實現文化傳承與發展對于建設文化強國意義重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楊龍飛、銅陵學院孫昳恒在《人民日報》撰文表示,以數字技術賦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在數字空間實現文化傳承與發展,對于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強化思想價值引領。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文化精髓和時代價值,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優秀因子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堅持文化傳播與品牌塑造并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數字技術耦合,擴大文化產品供給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引導人民群眾形成正確的文化價值取向,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二是豐富數字敘事表達。借助數字化平臺的統籌與整合能力,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數字敘事表達,通過打造文學、藝術、影視、展覽、游戲等各類數字文化產品,拓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數字空間的內容創新轉化。三是推動多元主體參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場域,要以現實的人為邏輯前提,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數字空間進行文化生產的主體作用,推動更多人接媒觸網的能力,以“文化生產者”的姿態致力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數字化開發。詳情
(光明網記者徐倩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