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郭 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不僅屬于我們,也屬于子孫后代。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吉林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對完善文化遺產保護機制作出部署。歷史建筑是一個民族、一座城市的生動面孔,是科技文化知識與藝術的結合體,也是歷史載體,要以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高度自覺,扛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政治責任,一體推進歷史建筑保護利用,傳承歷史文脈,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泱泱中華,歷史悠久,文明博大,對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要有珍愛之心、尊崇之心。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站在留住文化根脈、守住民族之魂的高度,就保護傳承歷史文化遺產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多次就文物、考古、非遺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考察調研的身影也常常出現在一些古城老宅和傳統街區中??倳浬羁讨赋觯骸耙粋€城市的歷史遺跡、文化古跡、人文底蘊,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蘊毀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薄耙駩巯ё约旱纳粯颖Wo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笨倳浀囊幌盗兄匾撌觥⒅甘九?,系統回答了“為何保護傳承”“保護傳承什么”“怎樣保護傳承”等方向性根本性戰略性問題,是新時代黨領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深化了我們黨對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的規律性認識,構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內容,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務實舉措賡續歷史文脈,處理好城市改造開發和歷史建筑保護利用的關系,譜寫當代華章。
歷史建筑作為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包括歷史建筑在內的文化遺存,承載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賡續不絕的基因和血脈,蘊藏著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卓越智慧和共同記憶。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的整體性、系統性保護,著眼文明傳承、文化延續,真實完整保護好各時期重要歷史文化遺產,統籌好旅游發展、特色經營、古城保護,筑牢文物安全底線,守護好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努力為歷史變遷留下見證,讓城市保存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認真貫徹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切實提高依法保護利用歷史建筑的能力水平。只有全面掌握吉林歷史,才能更加深入理解吉林。要學習歷史、敬畏歷史,高水準地保護文物古跡,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街區、歷史建筑、工業遺產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決不能假借發展之名搞大拆大建,決不能拆真古跡、建假古董。要加強頂層設計,系統規劃,扎實做好保護利用工作,對歷史文化遺跡要修舊如舊,最大限度保留原貌神韻,在歷史建筑集中的區域和歷史文化名街,通過具體場景反映歷史事實,打造講述城市建設歷程的鮮活教材。要科學規范布展,牢牢把握愛國主義主旋律,挖掘好以“三地三搖籃”為標識的吉林紅色歷史文化。吉林省偽滿歷史建筑較多,要扎實做好歷史研究,加強文物價值挖掘闡釋,突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突出抗日戰爭勝利來之不易,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講解,更好地發揮愛國主義教育作用。要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扎實做好文物價值闡釋,積極發掘歷史建筑從昨天到今天的發展軌跡和中國傳統建筑的精神追求、審美情趣,通過不同時期歷史建筑的文化表達,講好豐富的歷史文化故事,充分展現歷史建筑的歷史、科學、藝術、社會等多重價值,更好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持續增強吉林歷史文化凝聚力、吸引力。要加大督察力度,強化監督執紀,加強文物普查和專項調查,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明的法紀保護文化遺產,讓歷史建筑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