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職業教育、中國敘事體系、人口布局、數智經濟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李世杰:加快職業教育體系建設】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海南自由貿易港人才發展研究院院長李世杰指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加快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其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立德樹人工程。將立德樹人的理念貫穿職業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通過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和考核標準,確保立德樹人工程的有效實施,培養出具有高尚道德品質和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技術技能人才。其二,合理布局職業教育專業,服務國家發展戰略。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要緊密結合產業需求,及時進行調整和優化,提出前瞻性和適應性目標,確保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能夠滿足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需求,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其三,提升教育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促進教育公平。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力度,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通過引進優質教學資源等方式,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其四,加強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學能力。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引導廣大教師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通過組織師德師風教育活動、開展教學技能競賽等方式,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和教學能力。其五,深入推動教育對外開放,提升國際影響力。通過師生互訪、聯合培養、學術交流等方式,增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引進國際先進理念與資源。
摘編自《光明日報》
【郝立新:把握中國敘事的重點內容】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郝立新提出,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需要遵循認識發展規律,在此基礎上提煉中國話語的標識性概念,把握中國敘事的重點內容。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故事。實現現代化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重在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故事,觀照現代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客觀規律性和主體選擇性的辯證關系,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必然、鮮明特征和世界意義,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是世界現代化的重大創新。彰顯中華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應深刻把握人類文明多元共存、交融發展的特征,彰顯中華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展現中華文化、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蘊含的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價值理念,“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钡纳顚又腔?。將敘事重心落在生活中的人。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重在把握邏輯,將敘事的重心落在生活于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人,以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們在生活中切身感受、現實境遇和共同期許為切入點和落腳點,把人們普遍接受的價值觀念融入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的構建中,不斷提升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的共情力和感召力。
摘編自《人民日報》
【楊宇:推動人口功能優化布局】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楊宇指出,優化城市群內部的人口布局,不僅是減輕超大城市人口過度集中所帶來的“城市病”,同時也是實現世界級城市群人口功能高層次化,提升城市群整體參與全球競爭的必要手段。一是要以持續人口集聚態勢為前提,增強世界級城市群的人口綜合承載能力,在總人口規模增長的過程中優化城市群內部的人口功能布局。創新人口功能的地域空間組織,鼓勵在城市群核心圈層周邊建設宜居小鎮或專業核心鎮,以高品質居住社區郊區化推動超大城市的多中心結構發育。二是以提升特大城市的能級為保障,通過調控特大城市功能并建立與之相匹配的人才、土地等政策,實現超大城市人口疏解過程中的升級。統籌超大城市非核心功能,技術、產業、公共服務、就業向中等城市同步擴散,以高質量就業結構持續推動高質量的經濟結構轉型和城市群空間結構優化,引導中等城市成為城市群產業協同與區域協同的主要承載體。三是多策并舉,推動城市群人口功能與產業功能、城市功能布局的優化與協調。以中小城市為主體,加快構建以社會保障、養老服務、健康支持、宜居環境為核心的應對老齡化制度體系和養老公共服務體系,推動超大城市老齡人口向中小城市轉移,引導多中心宜居康養小鎮建設成為城市群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
摘編自《北京日報》
【王春超:數智經濟為消費擴容提質】
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王春超指出,隨著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不斷融合,以數字化、智能化為表征的數智經濟快速發展,成為消費擴容提質的重要力量。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激發消費活力。數智經濟的發展使平臺經濟和共享經濟模式得到廣泛應用,諸如外賣平臺、網約車平臺、短租平臺等,通過數字平臺實現資源的高效匹配與共享,能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創新消費場景,提升消費體驗。數智經濟推動線上線下消費場景融合發展,讓消費場景更加多元化,消費者可以通過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社區團購等多種渠道購物。規范數據驅動精準營銷,促進消費轉化。數智經濟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了對消費者需求的精準洞察和個性化推薦,提高了營銷效率和轉化率。促進數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支撐消費增長。5G、物聯網、云計算等數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為數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也為消費增長提供了保障。未來應從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優化數字支付和金融服務、提升消費者數字素養等方面著手,促進消費持續增長。
摘編自《經濟日報》
?。ü饷骶W記者 李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