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低空經濟、實數融合、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任保平:數字經濟時代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豐富取向】
南京大學數字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任保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需要直面諸多新的變化和新的經濟現象,與時俱進進行理論創新。在基礎理論的創新方向,數字經濟以新的方式促進了社會經濟的運行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需要在價值理論、財富理論、生產力理論、商品理論和再生產理論上不斷創新發展,以提高解釋經濟現實的能力。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理論的創新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深刻理解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生產力的變化,同時注重研究以人機協同為主要特征的新型生產關系、以虛實結合為主要特征的新型交換關系、以多元差異為主要特征的新型分配關系,以綠色共享為主要特征的新型消費關系。數字經濟時代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豐富和發展提供了大量現實素材,也對研究方法的創新提出了要求,一方面要在科學抽象法的基礎上分析新問題,研究新案例,形成新概念、建立新范疇、歸納新理論。另一方面要完善統計方法和統計體系,為加強數字經濟統計數據在經濟形勢分析以及預測、預判、預警等方面的應用提供依據。
摘編自《光明日報》
【張曉蘭:低空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可期】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張曉蘭指出,發展低空經濟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隨著發展低空經濟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基礎條件的不斷提升和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低空經濟發展前景可期。從國家層面來看,中央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行業管理等方面出臺了多項政策舉措,大力支持低空經濟發展。從地方層面來看,今年以來,全國已有近30個省份將發展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或出臺相關政策。除了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外,我國低空經濟在基礎設施和技術能力方面也具備較好的發展條件。隨著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個性化旅游、多樣化物流等需求日益增加,低空經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呈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其中既包括了傳統市場需求的穩步增長,也包括了新興市場潛力的持續激發。未來,隨著政策環境持續優化、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和市場需求持續釋放,我國低空經濟發展不僅可以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還將深刻改變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
摘編自《經濟日報》
【田雪瑩:從更深層次認識“實數融合”制度創新】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田雪瑩指出,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新經濟形態,有必要深化關于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學理研究,建立健全與“實數融合”相適應的制度體系,充分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增添新動力。當前,“實數融合”已成為我國學術界的研究熱點、難點、焦點問題,研究重點從數字經濟的內涵特征向重構“實數融合”制度環境的發展路徑演進,需要從更深層次認識數字經濟作為新經濟形態引發的產權關系、生產關系等方面的重大變革,建立健全涉及技術研發、資金投入、產業發展、行業監管等方面制度,為推進“實數融合”制度創新提供科學依據。“實數融合”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的有機結合,推動實體經濟的動力、效率、質量和生產方式變革,實現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價值共創、共享。要以數據流打通人才流、業務流、資金流、技術流,加快構建涵蓋產業鏈上下游和跨行業融合的數字化生態體系,將“數據要素×”的應用場景下沉至各行各業,進而在“實數融合”中激活價值存量,創造價值增量。
摘編自《中國社會科學報》
【孫一帆:把握關鍵著力點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揚州大學理論研究基地孫一帆認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和重要體現。未來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關鍵著力點,一是推動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包括了推動產權保護制度規則統一、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以及維護統一的公平競爭制度。二是促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構建統一完善的監管法治體系,推動多元治理新模式,建設統一的綜合執法監管制度,不斷創新市場監督管理的理論和技術水平,加強執法隊伍建設。三是完善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引導勞動力要素合理流動,推進資本健康發展以,推進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四是完善現代化流通體制,健全一體銜接的流通規則和標準,完善物流領域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流通領域和生產領域協調發展,利用現代化流通體制促進商品價值的實現。五是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增強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重要作用,強化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
摘編自《新華日報》
(光明網記者徐倩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