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孫海洋
歷史是城市的記憶,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保護好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就是保護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延續城市的歷史文脈,就是守護城市的生命力。只有堅持“保護第一”,加強“活化利用”,踐行“傳承優先”,才能讓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彰顯新價值。
在守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中活化城市記憶。城市是一個民族文化和情感記憶的載體,歷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關鍵。城市的形成是歷史的積累和文化的沉淀。我國歷史悠久、文脈悠長,許多城市在幾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發展中,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歷史名城、文化遺產,保存了很多的古建筑、舊宅子、老街區,這些歷史文化遺產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可以說,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遺跡及其人文底蘊,是城市的生命之根、記憶之魂。如果歷史文化底蘊都毀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古人講,“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中華文明延綿至今,正是因為有這種根的意識。然而,在我國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一些城市漠視歷史文化保護,毀壞城市古跡和歷史記憶,有的甚至搞古城重建,“拆真古跡、建假古董”,熱衷于改老地名、換洋地名,結果“千城一面”“萬樓一貌”,不僅割斷了歷史文脈,也丟掉了我們的民族文化,致使城市逐漸“失憶”,城市中的人也變得陌生和疏離。文物不言,自有春秋;古跡有形,記憶不朽。保護好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就是對古建筑、舊宅子、老街區要有珍愛之心、尊崇之心、敬畏之心,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文脈賡續,深刻理解蘊含其中的“從哪里來,向何處去”的哲學智慧,以此喚醒并活化城市的歷史記憶,在尊重城市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打造真正的宜居之城。
在挖掘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中賦能城市治理。正如任何一個有作為的民族都有偉大的民族精神,一個有魅力的城市同樣也要有自己獨特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彰顯著一個城市的底蘊、品位和智慧,是一個城市區別于其他城市之所在。城市精神的形成,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源自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作為城市發展過程的重要見證,這些歷史文化遺存,既濃縮著城市的往昔記憶,也塑造著人們的文化認同和社會歸屬,更為其走向詩和遠方注入了不可或缺的底氣和動力。在這個意義上,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富有生命力的存在,是凝固的詩、立體的畫、貼地的音符,每一處文化遺產都在穿行的歲月里留下滄桑的故事,也都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不斷釋放出新的潛能。保護好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就是要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深入挖掘其精神內涵、活化利用其價值觀意蘊,使其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從而為城市治理和經濟社會發展賦能。要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通過深入挖掘城市文化遺產蘊含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價值觀念、道德規范,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發揮作用。
在傳承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中助力城市更新。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面廣,牽動性強,必須統籌處理好歷史文化和現實生活、文化遺產保護和城市有機更新之間的關系。換言之,就是要妥善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對于城市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而言,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讓中華文化煥發新的生機活力,為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貢獻了重要力量。然而,在城市的更新過程中,歷史文化遺產的生存空間不可避免地被擠壓,如何在保護現存歷史文化遺跡的同時,保障居民正常生活,是許多城市在更新中面臨的難題。這就需要我們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立足當地特色,在城市更新與歷史文脈傳承之間找到平衡,讓我們的城市更好地體現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這就是為什么習近平總書記把傳承文化作為推進城市發展的基本原則之一,強調“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不能千城一面、萬樓一貌”,“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環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保護好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就是要找到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連接點,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將文脈傳承與城市更新相結合,既改善人居環境,又保護歷史文化底蘊,讓歷史文化遺產融入現代日常生活,使其在現代化城市建設中綻放新光彩。唯其如此,才能傳承歷史遺產氣韻,賡續千年文脈悠長,進而堅定文化自信,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讓人們生活得更美好。
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不僅屬于我們,也屬于子孫后代。新征程上,我們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秉持敬畏歷史、熱愛文化之心,從建立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協調機構、健全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制機制、推動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和統一監管等多方面入手,守護好、利用好、傳承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在賡續城市歷史文脈中再創中華文化新輝煌。(孫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