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韓建軍(民建中央理論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202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與黨外人士共迎新春時強調,“民主黨派要強化政治引領,不斷提升自身建設水平。”首要任務是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把牢政治方向,筑牢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思想政治基礎。思想政治建設是參政黨自身建設的核心和靈魂,決定自身建設的方向和效果。當前,各民主黨派思想政治建設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思政品牌網絡影響力需要持續提升;“黨派成員之家”建設存在不均衡現象;各黨派傳統教育基地信息化基礎薄弱;理論研究、思想宣傳陣地建設仍有創新和提升空間。對此必須深入研究對策,切實加以改進。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廣泛運用,以信息為基礎的智慧技術已經嵌入人類社會生活與政治系統之中。在中共中央的號召下,全國各級中共黨組織積極探索智慧黨建,出現“互聯網+黨建”“云黨建”“App黨建”“AI黨建助手”等多樣化智慧黨建新形態,由此進一步推動了黨建工作創新和改進,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增強了組織管理能力和凝聚力、促進了黨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質提升。百年大黨從容應對新信息技術革命所帶來的執政挑戰,勇于探索中國共產黨組織建設的智慧化轉型,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也為新時代參政黨思想政治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深化思想政治建設,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重要舉措,對保證參政黨事業長遠持續健康發展、夯實新時代多黨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心聚力,具有重要意義。矢志不渝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時俱進創新思想政治建設是參政黨義不容辭的責任。結合中共智慧黨建的具體實踐與經驗啟示,各民主黨派應對標智慧黨建,運用信息化思維,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創新數字思政全面開創參政黨思想政治建設新局面。
要深刻認識創新數字思政主體的實踐價值。智慧黨建是中國共產黨黨建信息化多年來扎根本土的實踐探索的結晶,是新時代黨建工作的創新與發展。面對信息技術革命所提出的新挑戰與新要求,《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中提出,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創新黨組織活動內容方式,推進智慧黨建。中共各級黨組織以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積極探索智慧黨建,開展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與實踐,給各民主黨派開展思想政治建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參考方案。創新數字思政已成為參政黨思想政治建設數字化轉型的必然選擇和提升黨務工作科學化水平的重要途徑。數字思政是智慧黨建創新形態的結構化表現,始終處在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作為一種創新性政治實踐活動,數字思政具有主體性、實踐性、社會性等特征,需要實踐主體的能動性。各民主黨派應明確自身思想政治建設的主體責任,在數字思政工作中不斷有效創新,形成更多更好的思想政治建設新形態,為建設高素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提供有力支撐。
切實打造創新數字思政高效的支撐平臺。創新數字思政是參政黨思想政治建設工作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發展的新形態,一般具有數字呈現、實時感知、互聯互通、智能分析、高效反應、科學管理等主要特征。創新數字思政作為參政黨思想政治建設數字化轉型的創新性探索,必須著眼于運用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構建新型參政黨思想政治建設工作平臺,要將“數字化思維”融入思政建設全過程,融合互聯網數字思維與數智化功能,著眼于當前、謀劃于未來,推動黨派思想政治工作科學規范,實現線上線下全覆蓋。既要豐富數字思政平臺優質資源,使平臺的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和新穎,又要實現不同平臺之間的數據交互和共享。同時,加強數據安全保護,強化數據分析與應用,不斷提升參政黨思想政治建設科學化、合理化、體系化水平,構建協同高效的參政黨思想政治建設智慧能力體系,服務于凝聚參政黨各界成員智慧與力量,全面開創參政黨思想政治建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