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劉靜(中原科技學院)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以文旅深度融合賦能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是助推文化繁榮興盛、培育高度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必由之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健全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完善文化經濟政策。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推進國際傳播格局重構,深化主流媒體國際傳播機制改革創新,加快構建多渠道、立體式對外傳播格局。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這些部署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提供了遵循。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增強文化自信,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健全文旅文創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打造“文化豫軍”,為現代化河南建設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站在新的起點上,我省要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賦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以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堅持黨的領導,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黨的領導為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提供了堅定的方向指引和堅強的政治保證,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才能錨定目標、守正創新、行穩致遠。要始終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深入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健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的工作體系,推進文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二是創新媒體深度融合體制機制,構建全媒體生產傳播工作機制和評價體系,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加快媒體深度融合是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的關鍵,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是鞏固和壯大主流輿論的關鍵。要抓緊做好頂層設計,打造新型傳播平臺,建成新型主流媒體,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提升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三是健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體制機制,持續深化文旅深度融合的創新驅動、科技賦能、人才支撐。健全和完善文旅深度融合的政策引導,為進一步推進文旅深度融合提供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健全文旅深度融合的統籌協調共建共享機制和激勵扶持機制,全面激發多元主體在文旅深度融合過程中的創新性和創造性,健全文旅深度融合的市場監管和品牌示范機制,鼓勵多元主體先行先試,為公眾提供更豐富、更多元、更優質的文旅產品和服務。
以培育文旅新質生產力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一是持續推進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設施一體化建設,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升公共文化和旅游產品服務的覆蓋面和實效性,構建開放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構建廣闊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加強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公共文化陣地建設,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分眾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二是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提質擴容,助推文旅產業高效能、高質量發展。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和國家數字化戰略背景下,加快文旅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已成為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要不斷以新技術培育文化和旅游產業深度融合新業態,推出文旅創新創意產品,培育文旅產業新優勢,提升文旅品牌傳播的新效能。三是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文旅+百業”“百業+文旅”,將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融入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融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文化和旅游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文旅深度融合賦能中國式現代化。
以構建更有效力的文化傳播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是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述體系,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在文明交流和文化對話愈加頻繁的當下,把既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既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中華文化傳播出去,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具有深刻的世界意義。要緊扣國際輿論關切,聚焦國家發展大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全球化、區域化、分眾化表達,真實、立體、全面地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二是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資源和優勢,不斷提升區域文化的影響力。區域文化的發展既要借助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彰顯區域文化特色,又要在全球化浪潮中打造鮮明的區域文化標識,不斷提升文化傳播效能,立足于區域特色和優勢,加強文旅資源統籌與整合,積極探索文化創新“出?!蓖緩?,構建文化“出圈”傳播方式,講好身邊的中國故事。三是培育形成規模宏大的優秀文化人才隊伍,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人才發展戰略的推動下,文化創新創意綜合人才隊伍的培育與壯大勢在必行。要做好優秀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加大文旅文創行業人才培育的改革力度,抓緊培養文旅產業緊缺人才,不斷發掘文化名家、文化領軍人物、優秀青年人才,持續提升文化人才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