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陳立旭(浙江省委黨校二級教授、原副校長,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要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為浙江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上發揮探路先鋒的作用,加快推進高水平文化強省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貢獻,指明了方向。
一、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省域先行的題中應有之義
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是浙江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省域先行的題中應有之義。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需要注入文化這一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動力,使文化成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識度的鮮明標識。
第一,文化繁榮是中國式現代化先行的重要特征。中國式現代化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先行既是一個物質財富不斷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文化不斷興盛發展的過程,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繁榮的經濟和繁榮的文化,高品質的物質生活條件和文化生活條件,是中國式現代化先行的突出特征和顯著標志。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先行,必須積極推動文化繁榮,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第二,精神富有是共同富裕先行的鮮明標識。共同富裕具有“普遍富”“共同富”的內涵,不僅意味著物質上的“普遍富”“共同富”,而且意味著精神上、文化上的“普遍富”“共同富”,意味著全體人民享有平等的文化權利和文化改革發展成果。“分好蛋糕”的前提是“做好蛋糕”。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先行,必須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在做大物質“蛋糕”的同時做大精神文化“蛋糕”,在不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不斷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在實現人民物質生活共同富裕的同時實現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有。
第三,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必須強化文化軟實力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先行,既涉及物質層面、制度層面,也涉及精神和文化層面,不僅意味著推動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創新,而且也意味著思想觀念的轉變、價值觀的更新、輿論氛圍的變化。文化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內在構成性因素,是任何社會行動不可缺少的條件,當然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構成性因素與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國式現代化先行,需要相應的思想保證、輿論支持、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需要人們的心理、思想、態度和行為方式都經歷一個大的轉變,需要堅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
二、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浙江實踐
浙江積極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圍繞打造高水平文化強省目標,制定實施“十大行動”,形成了一批具有浙江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標志性成果,為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強化了精神引領、創造了文化條件,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貢獻了浙江智慧和力量。
一是積極強化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的理論根基。推出“習近平在浙江關于共同富裕的探索與實踐”十大課題研究成果;積極推進“習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探索與實踐”“人文經濟學與浙江實踐”等重大課題研究;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入推進紅船精神、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等研究;廣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全社會文明風尚培育引領,強化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積極推動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文化軟實力支撐。
二是積極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弘揚。完善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制機制,實施歷史文脈賡續行動,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進良渚文化全面提升工程,精心辦好“良渚論壇”,加大良渚遺址和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保護力度,推進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設規劃落地;實施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三年提質行動計劃,成立浙江省大運河文化研究院;推進吳越文化保護傳承發展、“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相關成果研究利用等,積極賡續歷史文脈和文明基因,用帶有浙江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當代文化豐富中華文化寶庫。
三是積極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形成更完善的文化發展體制機制;推進“人文鄉村”建設,創新以文化特派員制度為牽引的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建成全國體量最大的省級公共文化集聚群——之江文化中心,持續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進一步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提質增效,加快推動文化與經濟、文化與旅游、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積極唱響網上主旋律,加快形成網絡綜合治理新模式,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浙江宣傳”公眾號成為全國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標桿品牌。
四是積極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成功舉辦杭州亞運會,打造“良渚論壇”、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和合文化全球論壇、中阿廣電合作論壇等窗口,成立浙江省國際傳播中心,積極推動中華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全面講好中國故事、浙江故事,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為提升中華文化傳播力、文明影響力貢獻浙江力量。
三、在踐行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中進一步積極探索
面向未來,要進一步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對標對表、融會貫通,深化對高水平文化強省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在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中把文化繁榮的步伐邁得更穩健更堅實。
第一,進一步增強擔負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的自覺性。要從發展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高度,更加深入地認識“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重大意義。以高度文化自覺,既立足浙江又跳出浙江,既從高水平文化強省建設實踐角度思考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又從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高度思考高水平文化強省建設,既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高度思考浙江文化建設實踐,又從浙江文化建設實踐出發積極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貢獻浙江智慧,在踐行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勇當探路先鋒,發揮積極探索的作用。
第二,在“循跡溯源學思想促踐行”中挖掘擔負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思想寶庫和科學行動指南。習近平文化思想與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關于文化建設的重要思想觀點論斷之間具有內在的聯系,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地創新發展。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須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萌發地的寶貴財富,將習近平文化思想以及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關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先進文化、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的重要觀點和論斷,作為浙江在文化建設上擔使命作貢獻的理論和方法論指引。
第三,在賡續歷史文脈、發展中華文明上積極探索。進一步實施歷史文脈賡續行動,完善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體制機制,使浙江萬年文脈成為閃亮標識。進一步結合時代特點,傳承弘揚具有浙江區域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現形式,使之同現代社會相協調,同現代文明相融通,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深厚滋養,成為當代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
第四,在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形態上積極探索。要從中國式現代化是賡續古老文明的現代化而不是消滅古老文明的現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結果而不是文明斷裂的產物等高度,深刻認識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形態的重大意義。把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先行與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形態先行有機結合,把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弘揚時代精神有機結合,在推動文明生命更新和現代轉型上積極探索,為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發展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發揮探路先鋒的作用。
第五,在塑造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新動能,推動文化繁榮興盛上積極探索。進一步加大文化事業投入,創新和完善以文化特派員制度為牽引的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持續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創新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和方式,完善各領域文化資源供給模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效率,更充分實現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加快發展人文經濟,推動文化與經濟、科技的融合發展。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提升浙江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使浙江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第六,在促進中華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上積極探索。加快形成省市縣三級聯動的國際傳播平臺網絡,構建省域國際傳播新格局。用帶有浙江特色的優秀文化豐富中華文明內涵,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思想精髓,用中華文明豐富人類文明寶庫。進一步辦好“良渚論壇”、和合文化全球論壇、絲綢之路周等,講好浙江故事、中國故事,傳播好浙江聲音、中國聲音,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走進去”,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貢獻更多的浙江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