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陳家喜(深圳改革開放干部學院副院長、教授)
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性因素。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以來,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持續加強、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不斷健全、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持續強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深入推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以調動全黨抓改革、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完善黨的建設制度機制。在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當中,如何把握進一步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重點任務和關鍵舉措,對于能否實現改革的預期目標和成效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進一步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健全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機制。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能否成功關鍵在黨。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從制度機制上確保黨的全面領導具體落實到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在改革謀劃機制上,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創新相結合,健全中央領導實施重大改革戰略的制度機制,聚焦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主題開展前瞻性、戰略性、根本性改革部署,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進行整體規劃和系統設計,突出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深改委在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上的積極作用。激發地方和基層首創精神,鼓勵支持基層結合實際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不斷創造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在改革落實機制上,將推動黨中央重大改革部署與立足地方實際相結合,健全任務分工、督辦落實、定期報告、檢查通報、跟蹤問效、監督問責等全鏈條改革落實機制,完善落實改革部署和深化改革成效的報告、通報制度,切實解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堵點淤點難點問題。
進一步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凝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政治共識。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開創性的偉大事業,需要始終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健全理論學習教育機制,實施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計劃,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入學習領會這一思想的科學體系、精髓要義、實踐要求,做到“既見樹木,更見森林”。健全理論研究闡釋機制,加強黨的創新理論的學理化闡釋、學術化表達、體系化建構,深入梳理馬克思主義魂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健全理論深化、內化、轉化機制,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論述教育培訓黨員干部,引導黨員干部自覺從政治上戰略上思考問題、在大局下分析解決矛盾。引導年輕干部修好堅定理想信念這個“終身課題”,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扣好“第一粒扣子”。深入開展黨章和黨規黨紀學習教育、黨史國史教育,修好黨性教育這一共產黨人“心學”,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
進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設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因素。堅持選人用人正確導向,把政治素質考察貫穿到選人用人全過程,建立針對不同地方、領域、類型的領導干部,分級分類制定建立政治考察評價指標;建立干部政治素質檔案,形成正向標準、負面清單,量化評分體系和一票否決情形。健全正向激勵、科學考核與精準問責機制,重點解決不擔當、不作為、不落實、慢作為、亂作為“三不一慢一亂”問題。用好干部考核利器,注重在吃勁崗位、急難險重、大事要事、基層一線工作中考察擔當情況。樹立有為者有位的鮮明導向,大膽提拔使用和表彰獎勵那些在改革創新、攻堅克難、復雜形勢、重大突發事件等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干部。健全容錯糾錯機制,細化容錯主體、范圍、規則、流程,實行“誰追責問責,誰負責容錯”,堅持“容糾并舉”,避免“一容了之”。完善澄清正名保護機制,經常性開展干部談心談話,及時為干部釋疑解惑,做好管理使用的“后半篇文章”。
進一步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組織支撐。黨的組織路線服務于黨的政治路線,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黨的組織建設的核心目標是為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嚴密黨的組織體系,強化傳統領域黨的組織建設,推動組織建設貫通各層級覆蓋各領域,推動黨組織向基層社會進一步延伸,加大在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城市居民小區成立黨支部;推動基層黨組織的觸角延伸,建立“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鏈條,把黨的組織體系建設下沉延伸到戶;適應社會形態、產業形態、就業形態、發展形態新變化,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依托行業主管部門、工作業務架構、工作鏈條和線下節點創新平臺企業黨的組織覆蓋形式。探索產業鏈黨建,強化龍頭企業“主核”牽引作用,推動產業上下游、產學研、大中小企業構建黨建共同體、發展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增強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既講政治守紀律,又負責任有效率,帶頭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抓好地方黨委“中間段”,把保證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作為根本任務,堅決聽黨中央指揮,有令即行、有禁即止;抓好基層黨組織“最后一公里”,堅持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通過增強黨組織的政治功能,最終實現上下貫通、左右協同、執行有力,“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進一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為中國式現代化掃清腐敗毒瘤和作風頑疾。只有時刻保持嚴的基調正風肅紀反腐,持續進行最徹底的自我革命,持續凈化政治生態。堅持嚴的基調健全防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制度機制。精準糾治物流快遞送禮、電子紅包、私車公養、隱蔽吃喝、利用名貴特產謀取私利等行為;完善提醒教育、通報曝光、監督檢查、明察暗訪,督促整改等工作機制。重點整治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假作為等問題,持續提振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完善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機制。從“揭蓋子”“牽藤子”“挖根子”綜合發力,做到標本兼治、系統施治、精準治理。推進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等重點領域反腐,加強對于關鍵少數、關鍵崗位、關鍵環節的監督制約機制,重點查處政商勾結、權錢交易、利益輸送,幫人站臺,“影子股東”“期權腐敗”等腐敗行為。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制定政治生態指標體系,對政治生活、政治紀律、政治文化等進行監測,提高分析研判精準度;抓住選人用人這個關鍵環節,堅持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嚴把政治關、品行關、作風關、廉潔關,強化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使監督貫穿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