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黃勇建(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教育學博士);羅雪松(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法學博士);邱文婷(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助教);楊施敏(江西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哲學博士)
紅色經典與黨同步而生、相伴而行,是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形成的經典作品,是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的鮮活載體。將紅色經典融入黨史學習教育,對于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推動全黨全社會學好黨史、用好黨史,從黨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及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確保紅色江山后繼有人、代代相傳具有重要意義。
紅色經典融入黨史學習教育的學理意蘊
作為紅色資源的重要構成元素,紅色經典是通過音、形、色、聲等為載體,創造性地再現共產黨人一百年來光輝奮斗歷程,其旗幟鮮明的政治性、緊扣脈搏的時代性、價值取向的人民性、極富感染的生動性為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豐富的學理意蘊。
旗幟鮮明的政治性。政治性是紅色經典的本質屬性,是紅色經典的靈魂和方向,旗幟鮮明講政治是紅色經典的根本要求。作為中國特色的文藝作品,紅色經典以文學藝術的方式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所做出的巨大犧牲、付出的巨大努力、取得的巨大成就。如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再現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帶領人民進行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主義的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史;紅色話劇《支部建在連上》詮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一根本政治原則。
緊扣脈搏的時代性。時代性是紅色經典的鮮明特征,緊扣時代脈搏是紅色經典創作之源。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紅色經典客觀、真實、形象地再現了一百多年來不同時期共產黨人團結帶領人民拼搏奮斗的偉大探索與實踐,具有很強的時代性,是融入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素材。如《紅旗譜》《燎原》《鐵道游擊隊》《永不消逝的電波》《保衛延安》等等,內容涉及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重要歷史時期。《北大荒人》《霓虹燈下的哨兵》《英雄兒女》《雷鋒》《年青的一代》等影片塑造的積極向上、愛憎分明、艱苦奮斗、克己奉公、無私奉獻精神,對于建立良好的社會風尚,培育一代代社會主義新人,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價值取向的人民性。人民性是紅色經典的價值取向,堅持人民立場是紅色經典的堅實基礎。紅色經典是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的生動寫照,其承載著黨和人民的珍貴記憶,更一筆一墨地記錄下了中國人民拼搏奮斗、追求美好生活的歷史畫面。如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以其精妙的戲劇結構,真摯的人物情感,宏大的舞臺呈現,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蕩氣回腸的英雄贊歌,虔敬地高擎起“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旗幟。歷史雄辯證明,兵民是勝利之本,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也始終是黨的力量之源。
極富感染的生動性。生動性是紅色經典的精神密碼,牢牢把握生動性是紅色經典的生命所在。紅色經典之所以被一代又一代人認可,歷經歲月而經久不衰,在于其成功地塑造和刻畫了鮮明生動的人物,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表現力、傳播力、影響力。如《紅旗譜》中的農民英雄朱老忠、《紅巖》中的堅貞不屈的江姐、《林海雪原》中的偵察英雄楊子榮、《創業史》中的草根英雄梁生寶,《北大荒人》中的艱苦創業的高建民等個性鮮明的人物極大地增強了紅色經典作品的生動性和可讀性。
紅色經典融入黨史學習教育的育人功能
紅色經典見證著我們黨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艱苦卓絕的奮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凝結著我們黨百年奮斗歷程中薪火相傳的紅色基因,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中發揮重要的育人功能。
政治思想引領。《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關于黨史學習教育工作遵循的原則中,首要原則就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紅色經典體現的政治性,最核心的一條就是堅持黨的領導,擁護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這對于教育引導全黨和全社會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道理,從歷史中尋經驗、求規律、啟智慧,堅定對黨的領導的自信,堅定貫徹落實黨的創新理論,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揮著重要引領作用。
理想信念教育。“革命理想高于天”,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革命必勝的信念,對共產主義必然實現的信心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和精神支柱。紅色經典詮釋了無數共產黨人前赴后繼,拋頭顱、灑熱血的忠貞愛國之情生動展現了共產黨人對遠大理想的堅貞之心,進一步增強了全黨全社會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
價值追求導向。紅色經典蘊含著革命先輩的崇高理想、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是我們黨生生不息、永續發展的血脈,是攻堅克難、奮發進取的精神法寶。其傳遞的精神追求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深度融合、高度契合,深刻體現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譜寫了一曲曲“中國精神”的動人樂章,鑄就了一座座“中國精神”的不朽豐碑。
紅色經典融入黨史學習教育的實踐探索
《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明確指出,用好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紀念設施、革命舊址等紅色資源,用好圖書、報刊、廣播、電影、電視等傳播媒介,用好文學、影視、音樂、戲劇、美術等藝術形式,充分發揮文獻檔案、紅色書信、革命詩詞等教育價值,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這對紅色經典融入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探索提供了重要指導。
挖掘紅色資源,豐富黨史學習教育內容。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如何進一步創作、挖掘、篩選、運用紅色經典案例資源,將其與黨史學習教育有機融合,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全周期,充實黨史學習教育內容供給,是激發黨史學習教育內生動力的有力舉措。一要不斷打造生活化、具象化、故事化的紅色經典案例資源。二要對豐富多樣的紅色經典案例資源進行分類梳理,歸納總結,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教育元素。三要大力開發紅色經典教材,形成系統化教學格局,以紅色經典“活教材”打造立德樹人“強磁場”。
創新學習形式,拓展黨史學習教育載體。將紅色經典融入黨史學習教育,要以“學什么”為出發點,“樂于學”為關鍵點,“學有獲”為落腳點,創新紅色經典的呈現形式,采取多元化教學形式,結合信息化技術拓展應用載體,實現對學習者的價值引領、人格塑造。一是充分運用紅色故事講解、文學作品藝術賞析、深度剖析、實踐體驗等教育方式。二是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創新“互聯網+紅色經典”傳播渠道,深化運用紅色經典融入黨史學習教育的“第二課堂”。三是加強輿論引導,強化陣地建設,增強群眾感受紅色經典的價值引領,提高紅色經典融入黨史學習教育的育人成效。
豐富實踐場景,優化黨史學習教育方法。通過紅色經典分享會、紅色經典事跡主題教育報告會、情景黨課等形式分享黨史故事。一是在課堂教育教學主渠道中融入紅色經典,邀請紅色經典故事的親歷者現場講述當時所見所聞所感,引發情感共鳴,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二是以情景呈現、情緒感染為主線,編排黨史情景劇、話劇、短視頻等作品進行展演,增強育人感染力。三是結合地方紅色文化特色,組織參觀學習紅色文物遺址、紅色經典作品展覽館等,加深對紅色經典時代背景的了解,感悟紅色經典背后的時代精神價值,切實增強學習者的沉浸式體驗感。
【本文系2023年度江西省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課專項重點項目《紅色經典故事學習對高職院校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影響研究》(批準號:SZ231004);2020年度江西省高校黨建研究重點項目《紅色故事案例教學法融入黨課黨員的凝聚力培養研究》(批準號:20DJZD02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