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文字實錄】
當前各方面對新質生產力的探討,已經從前一段時期集中在是什么、為什么這些偏理論層面的探討轉到了應該干什么、怎么干的實操層面。2024年各省出臺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很多省份都對發展新質生產力有了一系列比較明確的規劃,各個地方競相發展新質生產力,繪制出了一幅很宏偉的藍圖。
瞄準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超前布局新賽道,地方的做法是無可厚非的。從國家產業政策的層面也鼓勵各個地方著眼長遠,提前謀劃,但是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實際上更要立足當前。像一些老工業城市、資源型城市的大院大所,智力資源并不豐富,它的優勢更多地體現在傳統的、工業資源型的產業,實際上沒有必要投入大量的精力、物力、人力去向北上廣深看齊。實際上更多地可以扎實深耕,發揮本地區傳統主導優勢產業的優勢,在補鏈、延鏈、強鏈上做文章,在提升現有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價值、提升產品的技術知識密集度上下功夫。讓數字技術、生物技術、材料技術、綠色技術、低碳技術等能夠融入到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中,提高傳統優勢產業的創新實力,讓它煥發出高質量、高效能、高科技的特征,擺脫依靠能源、低成本的人力投入、重資產投入的傳統產業的增長模式,成為一種先進的生產力。
也要看到有一些礦產資源、產業鏈條基礎比較好的地區,在規劃發展新質生產力時,重點瞄準新材料方向,但是這些新材料更多的是基于已有的資源優勢,這種做法是典型的對產業鏈的延續,也值得不斷地推廣,積極融入到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浪潮中。(編輯:徐倩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