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劉武根(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愿景圖和施工圖。把愿景圖、施工圖變成實景圖的關鍵是各級黨組織要在組織凝聚群眾中崇尚實干、狠抓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各級黨組織要履行黨章賦予的各項職責,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好,把各領域廣大群眾組織凝聚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的組織體系的神經末梢,是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住健全鄉村組織體系這個關鍵,發揮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等方面的戰斗堡壘作用”。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急需建強建優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高質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切實推動村級組織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強化農民黨員隊伍建設。
關鍵所在:建強建優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
村黨組織是村級組織的領導核心,村黨組織帶頭人是推動農村發展的“領頭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農村的事,要靠好的帶頭人,靠一個好的基層黨組織”。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強調要完善農村基層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打造一支高素質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特別是在脫貧攻堅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全國累計選派二十五萬五千個駐村工作隊、三百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同近二百萬名鄉鎮干部和數百萬村干部一道奮戰在扶貧一線,為解決貧困群眾的絕對貧困問題、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嘔心瀝血、建功立業,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在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中不斷增強。
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的關鍵是建強建優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都要重視基層、關心基層、支持基層,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帶頭人隊伍建設,確保基層黨組織有資源、有能力為群眾服務”。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需建強建優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有領導農業強國建設能力的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要進一步強化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優化提升行動,選優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完善和落實向重點鄉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制度。要緊抓“關鍵少數”,發揮“頭雁效應”,把村黨組織建設成聯系農民、宣傳農民、凝聚農民、服務農民的平臺載體。要突出提升抓黨建促鄉村全面振興的工作本領,完善系統化、經常化、實戰化培訓機制,全方位、大規模、立體式開展主題培訓,不斷提升村黨組織帶頭人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要堅持以工作實績為導向,做到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健全村黨組織帶頭人履職盡責和擔當作為的管理監督和激勵考核機制,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讓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成為常態,激勵村黨組織帶頭人敢于擔當、積極作為,為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物質基礎:高質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的寶貴經驗。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始終把為億萬農民謀幸福作為重要使命,持續抓好農村集體經濟建設,推動農民農村共同富裕,不斷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領導農民“打土豪、分田地”,推動實現耕者有其田,為建立和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奠定了重要基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領導農民進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農村集體所有制,大力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建設,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顯著提升。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領導農民走出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這一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道路,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在改進中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制度,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不斷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
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需高質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進一步夯實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的物質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集體經濟運行新機制,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確保農民受益,增強集體經濟發展活力,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有效提升村黨組織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能力。要激活農村各類生產要素潛能,推動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集體經濟運營新機制,不斷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活力。要進一步明晰縣鄉村三級黨組織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中的職責,明確縣級黨委是“一線指揮部”、鄉鎮黨委是“前沿作戰部”、村黨組織是“具體戰斗隊”,為村黨組織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供制度支撐和組織保障。縣級黨委既要從縣域經濟發展布局的高度統一謀劃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村黨組織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指引前進方向;又要從主體責任、資金支持、考核機制等維度調動村黨組織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堅定性、自覺性、能動性,為村黨組織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供政策支持。鄉鎮黨委要從地理位置、經濟基礎、資源稟賦等方面做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因地制宜確定村黨組織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主導產業和經營方式,為村黨組織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供科學指導。村黨組織要緊緊圍繞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需求,著眼于增加農民收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守正創新,勇于探索“黨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為全面提升村級組織凝聚力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有效抓手:推動村級組織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治理有效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治理有效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把鄉村作為國家治理的基層基礎,從服務群眾和造福群眾出發,健全完善村級綜合服務功能,優化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擴大農村基層民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得到鞏固,堅強戰斗堡壘作用不斷提升,凝聚力顯著提高。
新時代新征程,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化,農村社會管理出現了利益主體、社會階層日趨多元化、各類組織活動和訴求明顯增多等新情況。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的有效抓手是切實推動村級組織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要以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為優先方向,圍繞讓農民得到更好的組織引領、社會服務、民主參與,加快構建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需加快構建以村黨組織為核心、村民自治組織和村務監督組織為基礎、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合作組織為紐帶、經濟社會服務組織為補充、村民廣泛參與的多元協同的現代村級治理體系,推動村黨組織有效引領農村各類組織各有其位、各司其職、協同共治。要以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為優先方向,樹立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理念,學好用好新時代“楓橋經驗”,重視化解農村社會矛盾,確保廣大農民安居樂業、農村社會安定有序。要創新鄉村治理方式,推動傳統服務方式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創新并行,建設數字鄉村、智慧鄉村,切實增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的治理能力,提高鄉村善治系統化、科學化、社會化、專業化、精細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要綜合運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等治理手段,重點健全村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機制,保證農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讓農民得到更好的組織引領、民主參與、社會服務,不斷增強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進農民對村黨組織的信任與擁護,為全面提升村黨組織凝聚力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力量之源:不斷強化農民黨員隊伍建設
農民黨員是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細胞”,是農村基層黨組織聯系和服務農民的重要樞紐。農民黨員隊伍建設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基礎性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深入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堅決落實大抓基層基礎的鮮明導向,從嚴教育管理監督農民黨員,農民黨員隊伍建設邁上新臺階。各地村黨組織普遍落實“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主題黨日等制度,普遍組織開展黨員戶掛牌、黨員聯系戶、承諾踐諾、設崗定責等活動,普遍實行農民黨員評星定級、積分管理,引導農民黨員在鄉村治理、強村富民中走在前做表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不斷提升。
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的力量之源是不斷強化農民黨員隊伍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基層黨組織必須堅強,黨員隊伍必須過硬”。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需擴大農村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加強農民黨員隊伍建設,加大培養青年農民黨員力度,提高村黨組織為群眾服務意識,不斷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要優化農村黨員隊伍結構,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加大從青年農民、農村外出務工人員中發展黨員力度,同時也要疏通黨員隊伍出口,穩妥有序嚴肅處置不合格農民黨員,保持農民黨員隊伍先進性和純潔性。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全面加強農民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廣大農民黨員,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農民黨員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精神力量。要以切實發揮農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抓手,加強和改進農民黨員的教育管理,強化農民黨員宗旨意識,聚焦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進一步推動農民黨員為群眾辦實事、聯系困難戶、與困難群眾結對幫扶等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不斷提升農民黨員服務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嚴格落實黨內民主制度,堅持和發揚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堅持民主集中制等黨的優良傳統,保障黨員權利,激勵農民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把農民黨員思想、意志、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要以建立健全農民黨員創先爭優積分制為突破口,聚焦工作爭先、服務爭先、業績爭先,切實提高農民黨員服務農民的能力,鍛造一支以知農愛農強農興農為己任的農民黨員隊伍,使農民黨員更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從而贏得農民對村黨組織的信任和支持,為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奠定深厚的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