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袁梅花(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秘書長、副研究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秉h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創新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這是我們黨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對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建設作出的科學判斷和戰略部署,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提出的時代任務和光榮使命。在日新月異的時代發展中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的知識體系,是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路徑。
立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實踐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于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特征是實踐性。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當代中國最大的實踐。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解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及時總結全面深化改革生動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以實踐感悟深化理論認知,以理論創新推動實踐發展,不斷為推動馬克思主義的創新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依據。唯有如此,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才能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而繁榮,知識體系才能實現中國自主。
注重總結提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成就“中國學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全黨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這既是對歷史實踐和基本經驗的總結,又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基本遵循。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為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要及時凝練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寶貴經驗,成就“中國學問”。應立足新時代以來全面深化改革驅動下的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從學理上研究和闡釋中國式現代化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以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彰顯知識體系的自主性,以知識體系的自主性彰顯中國式現代化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原創性貢獻。以體系化、學理化的方式推動中國學問“走出去”,讓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真正屹立于世界學術之林。
植根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國田野”,在厚植家國情懷中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全面深化改革關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成敗,關乎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要求哲學社會工作者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從深厚的家國情懷出發,搭建起彰顯中國特色、符合中國人精神智識、能夠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的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的知識體系。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根在社會實踐當中,正在發生和經歷的現實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第一手資料。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行走在大地上,沉下心、俯下身,到基層去、到一線去、到人民群眾當中去。加強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將目光聚焦于社會一線、走入社會實際生活進行觀察和思考,深刻領悟社會發展到今天的歷程,敏銳感知社會實踐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準確把握改革發展的方向,總結和推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規律和新動向,從各地區、各領域、各行業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圍繞黨和人民關心關注的問題,將理論的探索與解決現實問題結合起來,形成理論研究提供“解題”思路、現實工作豐富和驗證理論的互動模式,面向中國田野、深入中國田野、扎根中國田野,真正把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人民心坎里。
堅持“兩個結合”,從“兩個結合”中汲取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的豐富養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兩個結合”在新時代的重要實踐,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要從“兩個結合”中汲取源源不絕的養分。當代中國的知識體系是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建構起來的。我們黨百余年風雨兼程砥礪奮進的歷史表明,馬克思主義是“魂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根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根基,指明了堅定文化自信、鞏固文化主體性、實現精神上獨立自主的根本途徑。有了文化主體性,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華民族才能徹底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才能筑牢團結奮進、一往無前的思想基礎,從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充分彰顯中國在世界文明舞臺上獨樹一幟且厚重深邃的文化底蘊和民族精神。
堅持胸懷天下,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增進全人類的福祉中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大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喚大胸懷,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的知識體系,讓發展的中國、復興的中華民族為全人類增進福祉是順應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必然要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在以精神智識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既要立足中國實際,又要開門搞研究。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深入分析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交織、相互激蕩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為破解人類面臨的共同難題、促進全球共同發展、增進各國人民福祉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任重而道遠。在新時代的征途上,必須堅持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為內驅力,立足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實踐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以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撐,奮力開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