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劉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該校新時代科技創新思想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和中國科學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以下簡稱“科技三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在“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部分強調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我們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與學習貫徹全國“科技三會”精神結合起來,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成世界科技強國。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保證科技事業發展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決定》中“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大原則中的首要原則。新中國成立75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科技創新事業不斷前進的根本政治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加強和完善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黨的二十大后組建了中央科技委員會。黨中央觀大勢、謀全局、抓根本,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礎,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我們要把黨的領導體現在科技工作的方方面面,多個省份近期已先后組建省級黨委科技委員會,科技管理部門和國家科研機構要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高等院校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保證科技事業發展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決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的“七大聚焦”中,“聚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部分提及“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部分強調要“加大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力度”。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科技事業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自立自強,成功探索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早就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主創新道路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由之路,必須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和新型舉國體制的體制優勢,突破“卡脖子”技術,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把科技命脈和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實施“非對稱”趕超戰略,開辟科技和產業新賽道新賽場,實現“變道超車”。
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決定》在“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部分,強調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理念,堅持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理念,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逐步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我們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并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保障高水平安全。
堅持“四個面向”的戰略導向,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從“三個面向”到“四個面向”的戰略導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這“四個面向”在《決定》的“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部分被再次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國家實驗室、國家科技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科學院是黨、國家和人民可以依靠、可以信賴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習近平總書記于2013年和2019年兩度對中國科學院提出“積極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與“努力搶占科技制高點”的重要指示。中國科學院據此深入開展使命導向的建制化基礎研究,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持續凝練與組織實施重大科技任務,推動科研組織模式、管理方式和科研范式變革,率先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搶占科技制高點作出貢獻。
堅持以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
為了解放和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黨中央1985年發布《中共中央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正式拉開了科技體制改革的序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他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最緊迫的是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绷暯娇倳?021年進一步提出: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形成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對“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的系列論述,“全面創新”是指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及體制機制創新、理論創新、人才創新、產業創新、文化創新、實踐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的總和?!稕Q定》此次明確提出要“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目標之一,就是“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體制改革重要論述精神的指導下,我們黨和國家近些年來已經推出了一系列科技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形成了“四梁八柱”??萍俭w制改革在國家科技管理體制、國家科技戰略規劃等宏觀層面和國家科技計劃(基金)、資源分配等中觀層面,以及科技評價、人才激勵等微觀層面,均取得了重大進展。
堅持推動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這一點在《決定》的“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部分被再次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理念,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三大戰略的有效聯動。2016年,黨中央、國務院頒布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了建設科技強國的“三步走”戰略,即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2018年、2021年的全國科技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多次強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黨的二十大報告莊嚴宣告,我國已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戰略目標。2023年7月5日至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強調,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
這次“科技三會”上的重要講話明確了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建成科技強國戰略目標變為現實,就必須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扎實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深入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動科技開放合作。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指示精神,已充分體現到《決定》之中。我們務必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不斷加快推進世界科技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