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漆調蘭(西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三個務必”,將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列入“三個務必”重要內容,將堅持發揚斗爭精神作為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五個重大原則之一,充分彰顯了新時代發揚斗爭精神的重要性。
回首黨的百余年光輝歷史,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艱難險阻仍煥發出蓬勃生機,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強調發揚斗爭精神。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境遇,要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國共產黨人必須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知難而進、迎難而上。
發揚斗爭精神要培養理性的斗爭認知
培養理性的斗爭認知意味著廣大黨員同志要建立對斗爭普遍認同的價值取向。第一,自覺增強憂患意識。自覺增強憂患意識是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內在要求。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面對各種風險和挑戰,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這是培養理性斗爭的前提。回顧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心系黨和人民,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無不彰顯著中國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無不體現中國共產黨人肩負救國強國重任的使命和擔當。作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要自覺增強憂患意識,時刻保持謹慎和主動,做到能擔重任、把牢大局,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征程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第二,堅持善用底線思維。底線是原則,是干好任何工作的一根紅線,不能輕易觸碰。只有堅持底線思維,才能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立于不敗之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把堅持底線思維、堅持問題導向貫穿工作始終,做到見微知著、防患于未然。要強化責任意識,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敢于直面問題,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出了問題要敢于承擔責任。新時代發揚中國共產黨人斗爭精神,必須要筑牢底線思維,做到未雨綢繆,提前預估在實際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多種情形,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并做出部署規劃。第三,堅守不負人民的斗爭立場。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新時代發揚中國共產黨人斗爭精神,需要明確為誰而斗爭、依靠誰來開展斗爭,尤其是黨員干部要勇于同一切損害人民利益的現象進行斗爭、絕不退縮。中國共產黨從誕生、成長、到發展壯大,歷經百余年風雨仍煥發蓬勃生機,靠的就是為人民斗爭的強烈使命擔當,靠的就是人民群眾的不斷奮斗。
發揚斗爭精神要培養高超的斗爭藝術
斗爭藝術就是要錘煉堅定頑強的斗爭意志、掌握見微知著的斗爭規律、講求通時達變的斗爭策略。第一,錘煉堅定頑強的斗爭意志。堅定的斗爭意志是國家長久穩定發展的必備條件。斗爭意志是斗爭精神的核心體現,也是斗爭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堅定頑強的斗爭意志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與生俱來的鮮明品格。要繼續錘煉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斗爭意志,永葆共產黨人英勇奮斗、不屈不撓的精神氣概與鮮明底色。第二,掌握見微知著的斗爭規律。斗爭是時時處處存在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認識到斗爭的這一規律,就能在新時代有效發揚中國共產黨人斗爭精神。同時斗爭并不意味著“戰爭、暴力”,斗爭也可采取溫和的手段和方式,斗爭方法的選擇取決于我們斗爭的對象。要根據客觀規律,正確認識社會矛盾,準確把握社會矛盾的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堅持新的歷史方位的基礎上,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解決新時代面臨的挑戰,積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三,講求通時達變的斗爭策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形勢在變、任務在變、工作要求也在變,必須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發點,把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改革、涉及重大制度創新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群眾獲得感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優先抓好落實。準確識變,是指要明確矛盾的各個方面,準確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科學應變,是指在適應新形勢中要占據先機;主動求變,指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開拓進取。中國共產黨偉大革命任務的順利完成,靠的就是運用正確的斗爭策略與高超的斗爭藝術以及通時達變的斗爭策略。
發揚斗爭精神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要了解實際情況,就要堅持從實際出發,抓好調查研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將調查研究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第一,聚焦突出矛盾和問題,這是做好調查研究的根本。問題是時代的聲音,要在廣泛的調研中發現真問題,而不是走形式。我們要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深入群眾,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始終堅持群眾路線,俯下身子,來到群眾中間,聽民情、解民憂,真正做到急人民之所急。第二,解決實際問題,這是調查研究的根本目的。調查研究不能只是個空口號,調查研究也不能走過場,不能搞形式主義,要真正解決老百姓關心的問題。什么事“煩”就列入問題清單,什么事“難”就納入攻堅范疇,然后經過認真分析,提出解決思路,抓緊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付諸實施。同時,定期對調研對象和問題解決情況進行回訪,及時優化調查研究策略。第三,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強身治病、保持肌體健康的銳利武器,也是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面對黨員內部思想不純、動機不純等問題,中國共產黨要從自身抓起,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這本身就是對新時代斗爭精神的生動詮釋,也是弘揚斗爭精神的有利武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要敢于面對和改正自己的不足,通過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加強黨性鍛煉,提高黨性修養,始終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和責任,不斷發揚斗爭精神,將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總之,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要培養理性的斗爭認知、培養高超的斗爭藝術、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在火熱的實踐中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團結奮斗。
【基金來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話語權建構研究”(項目號:19XDJ013)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