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姜榮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副研究員)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我們追求的不是中國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期待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各國一道,共同實現現代化。世界現代化應該是和平發展的現代化、互利合作的現代化、共同繁榮的現代化。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帶一路”合作伙伴關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為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作出不懈努力。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現代化的共通之處與內在關聯,充分表明中國始終把自身命運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既是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也是與世界分享發展經驗、提供發展機遇、加快世界現代化進程的中國行動和中國方案。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是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世界現代化進程的中國行動和中國方案
從實踐邏輯看,“一帶一路”從亞歐大陸延伸至非洲、拉美,多達一百五十多個國家、三十多個國際組織簽署相關合作文件,已舉辦3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合作成立二十多個專業性多邊合作平臺,不僅成為中國與共建國家合作發展的繁榮之路,也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新動力新引擎。從貿易數據看,2013-2022年,中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19.1萬億美元,年均增長6.4%;從投資數據看,中國與共建國家雙向投資累計超過3800億美元。世界銀行預計,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項目投資將使共建國家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中歐班列成為連接中國、歐洲和共建國家的現代鋼鐵駝隊和“一帶一路”標志性品牌,把傳統上的內陸地區變成開放前沿、陸鎖國變成陸聯國、發展洼地變成繁榮高地,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新體制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截至2024年5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9萬列,發送貨物超870萬標箱、貨值超3800億美元。
從理論邏輯和發展趨勢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與聯合國“實現所有人更美好和更可持續未來的藍圖”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保持內在一致。當前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秉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堅持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目標,讓共建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最廣泛的人民。上述原則是全球發展倡議思想的具體體現,符合廣大發展中國家迫切發展需求,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高度吻合,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和普遍歡迎,成為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世界現代化進程的中國行動和中國方案。
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快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世界現代化進程
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把高質量發展要求貫穿共建“一帶一路”全過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以發展中國家為主,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自然環境脆弱,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存在顯著數字鴻溝,經濟增長動能和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發展任務繁重,甚至部分國家依然飽受戰亂之苦,安全形勢復雜。這就要求我們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邏輯主線,科學把握國際合作規律,把高質量發展要求貫穿共建“一帶一路”全過程,將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建設開放型世界新經濟體制有機結合,高水平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服務民生和本土化發展,以市場化、商業化方式開展合作。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原則,也是受到國際社會普遍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共商”,就是尊重和兼顧各方意愿、利益和關切,充分利用各方知識、經驗和智慧;“共建”,就是匯聚各方力量、整合優勢資源共同參與,揚長避短,形成互補和合作優勢;“共享”,就是堅持開放合作,以服務民生為宗旨,支持國企民企外資等各類企業走出去,加強本土化發展,鼓勵西方跨國公司參與第三方市場合作,讓消費者、生產者和投資者各有所得、各享其利,在共建美麗和諧世界中實現共同發展和互利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繼續強調上述原則,致力于搭建國際合作新框架新平臺,提出開展務實合作,以市場化、商業化方式支持共建“一帶一路”項目,統籌推進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為此中方承諾,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將各設立3500億元人民幣融資窗口,絲路基金新增資金800億元人民幣;中方還將實施1000個小型民生援助項目,通過魯班工坊等推進中外職業教育合作。
加強金融強國建設,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供有效金融支持。金融是經濟運行的血脈和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五通之一,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需要安全、高效、透明、可持續的投融資體系提供重要融資保障和多元化金融服務,同時也為擴大金融高水平開放、深入參與國際金融治理和加強金融強國建設提供了良好契機。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堅持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理念,與共建國家共同探索和推動落實“一帶一路”金融合作規則,認真貫徹《“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推動落實《“一帶一路”債務可持續性分析框架》在實踐中得到應用。二是加強與國內外相關金融機構合作,拓展融資渠道。在商言商,既要重視與政策性銀行、國內各大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機構的全面合作,也要重視與絲路基金、亞投行、金磚銀行以及各類專項基金和社會資本的投資合作,歡迎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各類外資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三是穩步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與共建國家加強雙邊本幣合作,鼓勵在貿易結算和對外投融資中更多使用人民幣。四是強化金融監管合作,加強與共建國家在稅收、會計審計、洗錢、反腐敗方面的共同治理,織牢金融安全網,加強金融風險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