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動力之源。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全面深化改革”主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
全面深化改革為應對重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提供制度保障。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大學基地研究員顏曉峰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進入新時代,我國面臨更為嚴峻的國家安全形勢,外部壓力前所未有,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面對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加強改革頂層設計,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實現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總目標著眼于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長久性。以這個總目標統領全面深化改革,長期保持并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就能筑牢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制度之本、治理之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既堅持好、鞏固好經過長期實踐檢驗的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又著力完善好、發展好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推動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在自我完善中不斷走向成熟,讓我國在國際競爭中贏得更大的比較優勢,展現出更為旺盛的生機活力。【詳情】
科學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要求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則事半功倍,不得法則事倍功半甚至產生負作用。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陳金龍在《中國教育報》撰文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守住底線,這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動搖四項基本原則就會犯顛覆性錯誤。同時,解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需要創新的思路、創新的辦法、創新的舉措,在守正的基礎上通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才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第二,必須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堅決破除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第三,必須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通過體制機制創新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在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解決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關鍵。在改革涉及的諸多領域中,經濟體制改革仍然是重點,通過經濟體制改革帶動其他領域體制機制改革。第四,必須更加注重系統集成。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頂層設計、整體謀劃,加強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做好不同改革措施的相互配套和有效銜接。第五,必須堅持有破有立。破與立關系的合理選擇,直接關系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效果。最后,必須堅持謀劃和落實并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需要頂層設計、制度建構,更需要落到實處,讓制度運行起來,真正發揮制度的作用。【詳情】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和運用好系統觀念
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改革的重要方法。天津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賈麗民在《光明日報》撰文指出,堅持系統觀念是我們黨推動改革發展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堅持系統觀念,就要處理好一系列重大關系,使全面深化改革更加科學、有序、高效。一是要處理好經濟與社會的重大關系。我們要堅持系統觀念,運用辯證思維,解決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在制定政策與推進改革中,既要看到經濟發展對社會穩定的積極作用,也要重視社會穩定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實現二者的良性互動與協調發展,增強改革的整體性與協同性。二是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重大關系。應堅持系統觀念,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重視政府在宏觀調控、加強市場監管、彌補市場失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將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統一起來,不斷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增強經濟發展活力、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三是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重大關系。做到統籌兼顧,既要提升效率以創造出更加豐沛的物質財富,又要保障公平以保證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切實解決好提升效率與保障公平之間的矛盾問題,實現二者的有機融合與良性互動,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續。四是要處理好活力與秩序的重大關系。應堅持系統觀念,運用動態平衡的觀點,在維護社會發展秩序的前提下積極調動全社會創造活力,實現二者的動態平衡與互動共進,為全面深化改革創造安定有序又充滿活力的社會環境。五是要處理好發展與安全的重大關系。遵循統籌兼顧、協同推進的觀點,既要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又要增強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強化安全保障,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統一。【詳情】
堅持以深化改革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解決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根本要靠深化改革。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張海鵬在《經濟日報》撰文指出,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國農業農村發展也進入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新階段,這對深化農村改革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農村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一方面,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要錨定中國式現代化和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未來幾年“三農”工作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到2035年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農業強國。相比脫貧攻堅,建設農業強國面臨的任務更艱巨,必須用創新思維尋求破解“三農”難題的有效辦法,用改革法寶清除制約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鄉村振興體制機制更成熟更定型,確保農業農村現代化行穩致遠。另一方面,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總體戰略下持續推進。要建立同農業強國目標相適應,符合中國式現代化典型特征,能夠引領支撐中國特色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體現鄉村振興、城鄉融合、共同富裕等發展導向的農業農村發展體制機制。要圍繞一體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把握處理好農民和土地關系這條主線,聚焦農村土地制度、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糧食安全保障制度、農業支持保護制度、鄉村治理體系、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推出一批既有基礎性、迫切性又有牽引性、利長遠的重大改革舉措,不斷推動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詳情】
堅持以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
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是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要求。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局單耀瑩,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萬勁波在《四川日報》撰文指出,“堅持以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堅決破除束縛科技創新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科技競爭優勢”是新時代科技體制改革寶貴經驗的總結,為新時期“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充分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指明了努力方向。首先,要堅決破除束縛科技創新的思想觀念障礙。自立自強的思想觀念不僅推動科技體制改革打開新局面,也深刻影響經濟、社會、文化、教育、人才等方面的改革。其次,堅決破除束縛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科技體制改革要找準束縛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最大限度激發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巨大潛能。再次,要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完善黨中央對科技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的體制,加強戰略規劃、政策措施、重大任務、科研力量、資源平臺、區域創新等方面的統籌,整體謀劃、統籌布局、系統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同時,要優化科技創新空間布局。要更好發揮政府的引導、激勵與規范作用,充分發揮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優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定位布局,強化央地協同聯動,使得有限的財政資源能夠持續支持一批卓越科研機構和優秀科研團隊。此外,要統籌科技創新多元投入與資源配置,并完善科技評價與激勵機制。以體制機制保障讓科研人員心無旁騖、潛心鉆研,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生態。【詳情】
?。ü饷骶W記者 劉夢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