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文字實錄】
現在不少網友已經在運用大模型提出問題、咨詢答案,甚至運用到工作中,我也和大家一樣。我在清華教經濟學、博弈論等,和人們的決策行為密切相關,我經常鼓勵學生用大模型思考一些經濟問題,特別是思考一些決策問題。現在大模型已經成為我個人教學、學生學習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這就是一種新的技術。新質生產力的“新”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個是新技術,一個是新產業。“質”也是兩方面,一個是微觀上企業有高效益,另一個是宏觀上有高質量。
目前我國發展新質生產力非常重要的技術背景就是我們正在迎來第四次產業革命。第一次以瓦特改良蒸汽機為標志,蒸汽動力進入經濟生活;第二次以愛迪生發明電燈泡為標志,掀起了電氣化革命,電力、電動機進入經濟活動;第三次以馮·諾依曼運用二進制改良計算機為標志,掀起了信息革命。在這一過程中,前半段我們沒有趕上,但是后來到互聯網時期,特別是到了移動互聯網時期,我們迎頭趕上。當前我們正在迎來第四次產業革命,而且這一次很多領域都具備迎頭趕上的條件,所以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特別強調其中科技創新是核心要素,就能體現出對這樣的時代背景機遇的把握。發展新質生產力也可以為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更好地推動高質量發展。
我們理解新質生產力,概括起來就是要運用新技術推動新產業的發展,微觀上提高企業效益,宏觀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涉及到技術創新和新產業的培育,這就意味著也需要在人才培養方面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做好準備。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十大工作任務之首,同時排在十大工作任務第二位的是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從全國的角度來講,可以看到國家在不斷地推出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基礎人才培養,在科教興國方面也在緊鑼密鼓地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做準備。除了基礎人才培養,還需要抓緊培養高端的領軍人才。發展新質生產力,其中的新產業包括了八個新興產業、九個未來產業,再加上部分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都為大家未來在擇業方面提供了非常好的產業空間、行業空間。有一些戰略新興產業在我們國家已經發展得比較快了,接下來未來產業應該也會進入快車道。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大家可以積極地擁抱新技術帶來的新產業,也可以大膽進入一些行業去創業,抓住發展新質生產力帶來的機遇。
發展新質生產力,除了需要在人力上做好準備,也需要財力進行支持。過去產業發展可能會借助新型舉國體制的力量,由政府或是政府設立的產業引導資金投資,但是未來企業發展如果需要更多融資的話,還需要借助市場化的力量,融資的資金來源應該由資本市場進行造血。從這個角度來講,發展新質生產力在財力的準備上需要有健康的資本市場進行支持。在物力方面,可以把物力理解為生產要素,既可以包括勞動力,也可以包括資本、知識和技術。
發展新質生產力,最值得強調的生產要素,是數據這個要素。因為不管是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還是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或是培育未來產業,都需要非常精細化地決策,減少資源錯配所帶來的成本。資源錯配是我們以前在各類資源配置過程當中經常遇到的問題,要么造成產能過剩,要么造成行業風險過高。而使用數據要素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降低各類資源的錯配程度。
這一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是需求端,就是當我們有了數據之后,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費者的產品需求,同時把更多的資源用于生產能夠滿足消費者所需的產品。以電腦為例,現在大家都使用智能手機或筆記本電腦,那臺式機還有沒有市場呢?其實還會有不少人用臺式機處理視頻或者玩電腦游戲,臺式機在這一垂直領域的銷售,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欲望。這就是數據引導企業在需求端作出了正確決策,這種決策極大地提高了資源的配置效率。另外,數據也可以在供給端發揮作用,幫助企業更好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流程的合理性。比如現在傳統產業需要進行數字化轉型,就需要對生產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對流程進行合理化。數據要素在需求端可以更好地幫助企業發現新產品、新的市場方向;而在供給端可以更好地幫助企業降低成本。不管是在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還是在確定新興產業或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方面,數據要素都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真正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從國家發展戰略角度來講,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著力點和載體。要著眼于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關鍵是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硬道理,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的中心任務。未來一段時間,要通過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全黨全國著重發展新質生產力。第四次產業革命已經到來,有個詞叫“未來已來”,這場革命的影響是全方位的,非常深刻的,各行各業都會受到影響,所以我們擁抱新質生產力,也相當于是擁抱未來,會給我們每個人都會帶來好的機遇和發展條件。(本期嘉賓: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研究所教授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