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沈孟如(北京交通大學交通信息管理工程系書記)
近年來,我國明確提出把運輸結構調整作為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的重要任務和重點方向。目前,我國運輸結構仍以公路運輸為主導,公路運輸綠色轉型成為我國交通運輸綠色轉型的關鍵點和突破點。
隨著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推進,公路運輸綠色化技術不斷完善升級,內涵理念不斷豐富提升,現代綠色公路運輸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旨在打造綠色、高效、安全、低成本、智能化的公路運輸體系,但在公路運輸組織、運輸車輛、運輸管理、多式聯運發展等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和挑戰。
一是公路運輸綠色化組織方式有待優化。目前我國交通運輸行業存在運輸組織模式較為粗放、信息化和綠色化程度不高的問題,以公路運輸尤甚。滾裝運輸、甩掛運輸等先進運輸組織模式應用較少,造成空駛、空置、空載的“三空”現象及運輸效率不高、能耗排放大等問題。因此,公路運輸組織模式亟需優化和創新,高效、綠色、先進的運輸組織是公路運輸綠色化發展的重要抓手。
二是公路運輸綠色化車輛技術有待深化。目前,我國公路運輸領域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重型貨車和乘用車兩種類型上,占比分別為54%、33%。現有應用較廣泛的氫能、甲醇等新能源車輛存在額定載重較低、續航里程較短等問題。因此,公路運輸車輛改革升級是未來我國公路運輸領域碳減排的關鍵。基于高效、安全、單元運輸成本降低等需求,我國公路運輸車輛逐漸朝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新能源裝備、電氣化車輛等前景廣闊。
三是公路運輸綠色化管理方式有待改進。其中,數字化管理與運輸過程管理是兩大核心抓手。公路運輸數字化管理目前主要依托網絡貨運平臺等載體,實現資源信息的共享和集中管理,但我國公路運輸數字化管理存在平臺功能不健全、監管機制不到位等問題,需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整合能力、建立高效的數字化管理系統等多種技術和管理手段,提高公路運輸的效率、安全性和環保性。公路運輸過程管理目前存在超載運輸、超限運輸、逃避審批程序和步驟等不規范經營與違規操作現象,擾亂市場秩序,阻礙公路運輸規范發展,影響公路運輸管理效率。未來我國公路運輸還需進一步加強數字化技術應用和市場監管,完善公路運輸行業管理機制。
四是多式聯運綠色化服務體系有待升級。目前我國貨物運輸方式以公路為主,運輸結構單一,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碳排放量分別占交通領域碳排放總量的87%、6%、1%左右,推進多式聯運、促進大宗貨物和中長途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發展是運輸結構綠色化轉型的重點。現階段我國多式聯運應用過程中存在各種運輸方式、運輸環節管理制度、運行規則、標準規范等方面不銜接、不協調、不匹配等突出問題,造成運輸效率低、運輸成本高等弊端。因此,推動多式聯運的提質擴面是實現物流運輸降本增效、綠色化發展的重中之重。
針對目前公路運輸綠色化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未來仍需從結構優化、技術創新、管理規范三方面出發加以改進,以實現公路運輸綠色化的深度發展,提高資源利用率。
一是運輸組織優化促進公路運輸綠色發展。推廣高效運輸組織方式,大力發展滾裝運輸、甩掛運輸、馱背運輸等先進運輸組織模式,縮減轉運和裝卸時間,提高整體運輸效率,實現公路運輸綠色化發展,進一步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大力推進大宗貨物和中長途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推進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優化聯運組織,同時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基礎設施銜接水平,暢通不同運輸方式間信息交換渠道,推動信息互通、規則聯通、運輸暢通、要素融通。
二是技術裝備創新助力公路運輸綠色轉型升級。大力推廣清潔能源使用,推動輕量化材料技術發展,加強新能源車輛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引入新能源車輛代替傳統運輸載具,推動運輸裝備綠色低碳升級,促進節能減排降碳。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智化技術,建立公路運輸服務平臺,促進信息互通和數據共享,提高運輸效率,推動車輛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的發展和應用,實現新一代技術和交通運輸實現深度融合。
三是管理機制完善保障公路運輸綠色低碳要求落實。制定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公路運輸行業管理水準,規范市場秩序,完善公路運輸經營主體準入退出機制、管理監督機制和工作執行機制,明確公路交通管理有關部門的職責范圍,避免重復執法和監管空白。加強政策引導,通過制定和實施提高燃油車排放標準、對碳排放征稅及對清潔能源生產研發補貼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導公路運輸企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網絡化方向發展,提高市場集中度,優化資源配置。綜合應用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規制機制等手段加強公路運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