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漫畫:張婷婷)
從山東的金絲小棗到貴州的稻田蝦蟹,科技小院模式在全國范圍內“開花結果”,成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科技小院連接了科研與農業生產,能夠直接服務于農業生產第一線,深入理解農民需求,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和推廣。作為科技創新的“試驗田”,科技小院的成長離不開青年人的參與和貢獻,他們帶來的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思維上的革新。從人工智能到生物科技,從新能源到環保技術,“從生產中來,到生產中去”,通過科技小院這一平臺,實驗室里的科研成果在廣袤的田野落地生根,青年力量的賦能,讓科技小院成為了科技創新造福社會的高地。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廣科技小院模式,鼓勵科研院所、高校專家服務農業農村。”展望未來,科技小院需要繼續吸引和培養更多優秀的青年人才,讓他們在這里盡情施展才華,實現自我價值,為科技小院的發展貢獻更多力量。(南燭、唐術喬)